1787 年,美国制宪会议经过长达四个月的激烈辩论,通过了联邦宪法,各州批准宪法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当时的美国( )

| A. |
联邦体制确立经历艰难历程 |
| B. |
各州的矛盾和分歧已经消除 |
| C. |
南方与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 |
| D. |
邦联政治体制尚未正式建立 |
“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这一制度的创立时间应在
| A.公元前3世纪 | B.公元7世纪 | C.公元14世纪 | D.公元17世纪晚期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研究世界历史就如栖身月球的观察者从整体上对我们所在的星球进行考察时形成的观点,因而与居住在伦敦或巴黎、北京和新德里的观察者的观点迥然不同。”他在此处所强调的史学观点是
| A.革命史观 | B.全球史观 | C.文明史观 | D.现代化史观 |
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 B.欧洲战场上的西线进行的战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 C.战略主动权转到协约国方面是在大战的第一阶段 |
| D.塞尔维亚所进行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性质 |
意大利在一战前加入同盟国、一战后却加人协约国一方作战的主要原因是
| A.战争一开始协约国就稳操胜券 | B.参加协约国作战对意大利有利 |
| C.协约国方面进行的是正义战争 | D.受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的影响 |
三国同盟与三国协约的形成,就其实质而言说明了
| A.英法俄与德意奥双方的利益不同 | B.英德矛盾已成为列强的主要矛盾 |
| C.欧洲列强在为各自利益相互勾结 | D.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日趋激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