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I)和"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II)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实验Ⅰ、Ⅱ都要将实验结果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分析 |
B. |
实验Ⅰ、Ⅱ通气前都必须用NaOH去除空气中的CO 2 |
C. |
实验I中,有氧组和无氧组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D. |
实验Ⅱ中,可用滤纸在盖玻片另一侧吸引培养液进入计数室 |
下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连接的神经元,现于箭头处施加一足够强的刺激,则能测到电位变化的位置是
A.a、b、c、d和e处 | B.a、b和c |
C.b、c、d和e | D.c、d和e处 |
下列有关同位素示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一定不含18O |
B.用15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培养大肠杆菌,繁殖两代后1/2的大肠杆菌有放射性 |
C.可以用3H标记亮氨酸来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及运输过程 |
D.可以用3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来说明蛋白质外壳不进入细菌细胞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足,然后实验组停止浇水,对照组土壤水分条件保持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步 |
B.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作为原料的水不足 |
C.实验第2~4天,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 |
D.实验第2~4天,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CO2浓度下降引起的 |
接种过甲型H1Nl流感疫苗的人,当甲流病毒再次侵入人体时,体液免疫发挥作用的过程主要是
A.接种的甲型HlNl流感疫苗可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甲型HlNl流感病毒 |
B.记忆细胞分化形成效应细胞毒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 |
C.巨噬细胞呑噬甲型HlNl流感病毒 |
D.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与甲型HlNl流感病毒结合 |
科学家利用基因工程培育出了耐盐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目前还不能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 |
B.可通过农杆菌的感染以实现重组质粒导入受体细胞 |
C.含耐盐基因的水稻细胞可经植物组织培养获得植株 |
D.可用较高浓度的盐水浇灌来鉴定水稻植株的耐盐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