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长期酗酒会使肠道E球菌大量滋生,影响肠道菌群的组成,同时还会增加肠道壁的通透性,导致肠道细菌及其产物向肝脏转移,引起肝脏炎症。根据能否分泌外毒C(一种蛋白质毒素),可将E球菌分为E +(分泌外毒素C)和E -(不分泌外毒素C)。回答下列问题:

(1)科研人员对携带E +和E -球菌的酒精性肝炎临床重症患者的生存率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推测外毒素C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加重酒精性肝炎病情。

(2)为进一步探究外毒素C与酒精性肝炎的关系,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

I.体外实验将分离培养的无菌小鼠肝脏细胞等分为A、B两组。在A组的培养液中加入外毒素C,B组的培养液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培养相同时间后,检测肝脏细胞的存活率。若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_,则可以推测外毒素C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肝脏细胞具有毒性作用。

Ⅱ.体内实验:将无菌小鼠分为6组进行相关实验,检测小鼠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的水平(ALT水平越高,肝脏损伤越严重)及统计肝脏E球菌的数量。实验分组和结果如图2所示。

①结果表明外毒素C能加重实验小鼠酒精性肝炎症状,灌胃I和Ⅱ的实验材料分别选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

A.生理盐水B.E +菌液C.E -菌液D.灭活的E +菌液E.灭活的E -菌液

②根据图2结果,外毒素C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影响实验小鼠肠道壁通透性,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

(3)目前尚无治疗酒精性肝炎的特效药。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还利用专门寄生于E球菌的噬菌体有效治疗了酒精性肝炎模型小鼠,该实验的研究意义是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一年生植物甲和乙是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品种,单个品种种植时均正常生长。欲获得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品种,科研人员进行杂交实验,发现部分F 1植株在幼苗期死亡。已知该植物致死性状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品种甲基因型为aaBB,品种乙基因型为_ _bb。回答下列问题:

(1)品种甲和乙杂交,获得优良性状F 1的育种原理是___________。

(2)为研究部分F 1植株致死的原因,科研人员随机选择10株乙,在自交留种的同时,单株作为父本分别与甲杂交,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 1表现型,只出现两种情况,如下表所示。

甲(母本)

乙(父本)

F 1

aaBB

乙-1

幼苗期全部死亡

乙-2

幼苗死亡:成活=1:1

①该植物的花是两性花,上述杂交实验,在授粉前需要对甲采取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实验结果推测,部分F 1植株死亡的原因有两种可能性:其一,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其二,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植株致死。

③进一步研究确认,基因型为A_B_的植株致死,则乙-1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

(3)要获得全部成活且兼具甲乙优良性状的F 1杂种,可选择亲本组合为:品种甲(aaBB)和基因型为___________的品种乙,该品种乙选育过程如下:

第一步:种植品种甲作为亲本

第二步:将乙-2自交收获的种子种植后作为亲本,然后___________统计每个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 1表现型。

选育结果:若某个杂交组合产生的F全部成活,则___________的种子符合选育要求。

一般情况下,植物开花时间与传粉动物的活跃期会相互重叠和匹配。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对植物开花时间或传粉动物活跃期产生影响,导致原本时间上匹配关系发生改变,称为物候错配。物候错配会影响植物的传粉和结实,可引起粮食减产,甚至发生生态安全问题。生产上为了减轻物候错配造成的影响,常通过人工授粉提高产量。回答下列问题:

(1)光和温度属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中的____________信息。

(2)延胡索是一种依靠熊蜂传粉的早春短命药用植物。全球气温升高会使延胡索提前开花起始时间统计结实率(如图),测数据延胡索开花起始时间并统计结实率(如图),监测数据表明__________。从物候错配的角度分析延胡索结实率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

(3)为进一步验证物候错配会影响延胡索的传粉和结实。科研人员在物候错配的区域设置同等条件的A和B两个样地。其中,A样地中的延胡索保持自然状态生长;B样地中的延胡索则进行__________,分别统计两样地延胡索的结实率。支持"物候错配会造成延胡索自然结实率降低"观点的实验结果为__________。

大气中浓度持续升高的CO 2会导致海水酸化,影响海洋藻类生长进而影响海洋生态。龙须菜是我国重要的一种海洋大型经济藻类,生长速度快,一年可多次种植和收获。科研人员设置不同大气CO 2浓度(大气CO 2浓度LC和高CO 2浓度HC)和磷浓度(低磷浓度LP和高磷浓度HP)的实验组合进行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在一定光照强度下,____________。

(2)ATP水解酶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_____。ATP水解酶活性可通过测定____________表示。

(3)由图1、2可知,在较强的光照强度下,HC+HP处理比LC+HP处理的龙须菜净光合速率低,推测原因是在酸化环境中,龙须菜维持细胞酸碱度的稳态需要吸收更多的矿质元素,因而细胞____________增强,导致有机物消耗增加。

(4)由图2可知,大气CO 2条件下,高磷浓度能____________龙须菜的净光合速率。磷等矿质元素的大量排放导致了某海域海水富营养化,有人提出可以在该海域种植龙须菜。结合以上研究结果,从经济效益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种植龙须菜的理由是____________。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别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 32 h 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 32 h 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室温( 25 )饲养的某种体温为 37 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 41 环境中 1 h (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

(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

(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

(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 0 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