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5年,唐武宗发布敕书,"汉、魏已(以)来,朝廷大政,必下公卿详议,博求理道,以尽群情",此后事关礼法,"令本司申尚书都省,下礼官参议"。这表明唐武宗( )
A. |
强调顺承前制 |
B. |
反对改制创新 |
C. |
意在削弱藩镇 |
D. |
丧失决策大权 |
“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经济曾出现过两段好时光,他们分别是( )。
A.1971年1973年 | B.1972年1975年 |
C.1973年1975年 | D.1973年1976年 |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其中出现C到D点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
B.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
C.国民经济的调整 |
D.“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你能获得的正确信息有( )。
①反映了农村土地所有制形式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
②开始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
③实现了农业现代化
④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的表现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 | D.②④ |
著名作家周立波1957年的《山那面人家》中说:“青春、健康,无挂无碍的农业社里的生活,同男子同工同酬的满意的工分……无一不是她们快乐的源泉。”这里的“农业社”是指( )。
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 | B.农民的个体经济组织 |
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 | D.农村的基层行政组织 |
《海关十年报告》记载,1891年上海伦章造纸厂,该“公司是私家经营,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一百人……它迄今还没有分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此厂的产品在纳税方面并未享受什么特别优待的章程”。从上海伦章造纸厂的经营状况,最能体现中国近代民族工业( )。
A.得到政府大力扶持与帮助 | B.获得充分发展,有相当规模 |
C.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 | D.生产的产品难与外国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