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下半年起,我国国民经济开始稳步增长。1963年,国家在财力尚有困难的情况下,积极改善职工待遇;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连续三年分别提高26.7%、20.1%和22.5%。这反映了我国( )
| A. |
落后面貌的彻底改变 |
B. |
调整发展的重要成果 |
| C. |
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 |
D. |
市场经济的显著作用 |
1979年1月29日,邓小平在访问美国时宣布:“我们不再使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
| A.是对《告台湾同胞书》的发展 | B.放弃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 |
| C.明确了“九二共识”的前提和立场 | D.使“—国两制”的方针正式形成 |
1998年3月7日,吉林省农安县合隆镇20个村,同时举行村委会换届选举。此前的1986年12月,吉林省梨树县北老壕村创造了“海选”村官的雏形。换届选举的“海选”方式表明村民选举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 |
| C.是上级政府任命村委会干部的创举 | 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
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原主席成思危认为中国民主党派不是“政治花瓶”,并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
| A.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 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 |
| 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明确规范了中央同民族自治地方的关系,为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利和政策空间。”这反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①具有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相结合的特点 ②实行民族自治与国家统一的结合
③即民族共和国联邦制度 ④是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人大任期时间及召开会议的次数。关于此表的分析,符合史实的是
| A.第一届人大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 |
| B.第二届人大决定开始实施我国第—个五年计划 |
| C.第三、四届人大工作受到“左”倾错误的干扰 |
| D.第五届人大期间将“依法治国”方针写入宪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