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堂

材料一西周的明堂是朝堂及太庙的美称。《礼记》等典籍记載,周公曾于明堂"朝诸侯"祀文王"。《周礼》记载,西周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即长方形布局。春秋战国的阴阳五行家则将明堂设想为独立于朝堂、太庙之外的建筑,将其描绘为"亞"形布局。

材料二汉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尝试复原儒家经典中记载的明堂。汉代儒生提出,明堂为"亞"形布局,符合阴阳五行之数。东汉《白虎通义》载:"天子立明堂者,所以通神灵,感天地,正四时,出教化。"汉代明堂都是独立建筑。目前发掘的汉长安城明堂遗址中心建筑即呈"亞"形。

材料三汉代以后,明堂一直是皇帝祭祀与布政的重要建筑。北魏孝文帝曾下诏"起明堂",模仿汉制在平城南郊建立明堂,并亲赴明堂祭先祖、"布政事"。北魏迁都后,宣武帝再修洛阳明堂。

(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复原的明堂与西周明堂的差异,并结合汉代思想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

(2)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修建明堂。

科目 历史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观点中,最有可能得到李贽赞同的是

A.“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B.儒家经典是“万世之至论”
C.“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地并”
D.“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

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其本质意图是

A.克服程朱理学的弊端 B.挽救封建统治危机
C.修身养性,崇尚道德 D.实现儒学的道德化

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

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

西方“起初城市即是村庄,但不久就开始在工业、政治、建筑各方面显露出城市的特征。城市必须设防自卫,须有市政厅作为市民行使政治权力的集会场所。城里还必须有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既在精神上,也在建筑上耸峙于全城之上。”(《城市的性质》)这样的叙述能否适用于说明中国城市的特征?
A.将“教堂”改为“佛寺或道观”,也能用于中国
B.将“教堂作为礼拜的场所”改为“宗庙作为祭祀的场所”,也能用于中国
C.对中国城市而言,几乎完全不适用

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指出:“在进行历史研究时,人们往往迷恋于寻找单一的原因,变错误地将原因归结于某一个,这样就成为一种价值判断。”马克•布洛赫强调历史研究应

A.抓住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分清历史事件的主次原因
C.多角度地认识和考察史实 D.以正确的价值判断为起点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