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中央苏区各地" 忽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没有把经济建设这个任务宣传到广大群众中去"。他强调必须注意经济工作,要在苏区"普遍建设谷仓,建设备荒仓"," 巩固金融,发展贸易"。此时强调经济工作意在( )
| A. |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
B. |
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
| C. |
推动工作重心转移 |
D. |
为军事斗争做准备 |
恩格斯说:“没有哪一次极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抗日战争对中国历史进程最重要的补偿是()
| A.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 | B.加速了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 |
| C.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 | D.赢得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尊重 |
瞿秋白指出,当时的思想界在长期禁锢下,好像“久壅的水闸”,一旦开放,“喷沫鸣溅”,各种新思潮滚滚而来,而马克思主义也就作为新思潮的一种传到了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开始在中国泛滥 |
| B.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创造了条件 |
| C.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动摇了中国封建思想的基础 |
| D.马克思主义在思想界充满禁锢的情况下传入中国 |
“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这是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的一段话。以下各项中,对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 A.李慈铭否定了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
|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
|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洗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
| D.该日记应作于英、德等八国联军侵华时期 |
《道光皇帝》一书认为:“我们学习历史,是站在今天看过去,这容易犯两个错误:一、拿今天的标准衡量前人,不理解前人的艰辛。二、由于已经知道了结果,就容易做 事后诸葛亮,从而苛求古人。”下列表述中,符合上述观点的是()
| A.只能用今天的视角评价历史 | B.要结合时代背景评价历史 |
| C.尊重历史,肯定前人的任何抉择 | D.历史存在被修改的可能 |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控制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
|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
|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
|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
| D.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