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 486年以后,德意志开始了新一轮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
1517年,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1521年,帝国议会通过决议,禁止在德意志传插路德的思想。同时,颁布法令,规定帝国内部实行永久性和平,帝国成员间的纠纷不得通过武力解决。查理五世皇帝和各等级达成一致:整个帝国设10个行政区,重组帝国最高法院,除由皇帝任命的大法官外,帝国最高法院共有24名陪审法官,其中,皇帝可以独自任命6名,其他法官由教会选侯与行政区、世俗选侯与行政区、皇帝与帝国各等级联合任命。帝国各等级同意根据"税收和军事摊派相综合"的方式,由选侯和世俗候爵、伯爵,男爵、大主教、主教、高级教士、帝国女修道院院长和帝国城市组建帝国军队。
从1520年到1599年,帝国议会每10年召开的次数依次为9次、3次,8次、4次、5次、3次、1次、2次。
--摘编自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的影响。(5分)
北师大黄安年教授认为:“本世纪(20世纪)有两位伟大的改革家,一位是罗斯福,
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一位是邓小平,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社会主义国家。”罗斯福和邓小平改革的不同之处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 B.消除经济发展的严重困 难 |
| C.调整生产关系对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D.保障了原有的社会制度 |
为迎接2010上海世博会的胜利召开,某校举行世博会模拟展览。右图即1992年意大利热那亚世界博览会会徽:用数字“500”变化为帆船的图形,在波浪形的海面上行驶。根据会徽传递的信息,请你判断这次世博会的主题应该是()
| A.船舶与海洋 |
| B.太空时代的人类 |
| C.能源——世界的原动力 |
| D.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

图8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其中收录了“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这次国货调查
②洋货与国货之间存在市场竞争
③国货物美价廉,深受百姓喜欢
④工商界激发公众用国货的热情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争议颇多的风云人物。某历史课题小组收集到的下列材料中,你认为最具有历史价值的一项是()
| A.长篇历史小说《李鸿章大传》 |
| B.晚清重臣李鸿章的奇闻軼事 |
| C.有关李鸿章的历史学论著 |
| D.李鸿章部分奏折和书信影印件 |
《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 B.工业革命的需求 |
| C.中西交流的加强 | D.世界市场的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