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
1 486年以后,德意志开始了新一轮帝国层面的国家构建。
1517年,马丁·路德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1521年,帝国议会通过决议,禁止在德意志传插路德的思想。同时,颁布法令,规定帝国内部实行永久性和平,帝国成员间的纠纷不得通过武力解决。查理五世皇帝和各等级达成一致:整个帝国设10个行政区,重组帝国最高法院,除由皇帝任命的大法官外,帝国最高法院共有24名陪审法官,其中,皇帝可以独自任命6名,其他法官由教会选侯与行政区、世俗选侯与行政区、皇帝与帝国各等级联合任命。帝国各等级同意根据"税收和军事摊派相综合"的方式,由选侯和世俗候爵、伯爵,男爵、大主教、主教、高级教士、帝国女修道院院长和帝国城市组建帝国军队。
从1520年到1599年,帝国议会每10年召开的次数依次为9次、3次,8次、4次、5次、3次、1次、2次。
--摘编自马克斯·布劳巴赫《德意志史》等
(1)根据材料,概括近代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取得的进展。(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教改革运动对德意志帝国国家构建的影响。(5分)
“中苏条约和协定,使中苏两大国家的友谊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可靠的同盟军,这样就便利我们放手进行国内的建设工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世界和平。”(《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决裂前后》)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中苏两国之间形成同盟关系
②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③维护了东亚地区和平,有效地防止该地区战争爆发
④体现了新中国 “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日本作战计划,系图强渡黄河,破退华军。此项计划,于今已告失败。中国方面为保卫大徐州所做的苦斗,显系此次中日战争中最大之会战。其结果,华方已获胜利,……(日军)今兹遭逢惨败,应无颜再向国内民众如此矜夸。”(纽约《先锋论坛报》)该材料评述的是
A.喜峰口战役 | B.枣宜会战 |
C.平型关战役 | D.台儿庄战役 |
《我者与他者》中写道:“明代的文化活动,扩大到民间,不再限于社会上层的精英。……综合言之,明代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既是从正统形式,开拓了自由,尤其在南方经济发达地区,也反映了一般生活质量的提升。”下列属于这一时期代表作品片断的是
A.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
C.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D.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
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形容某一都城商业繁荣时有这样的描述:大街小巷叫卖食品杂物的小贩“吟叫百端”,大小商店铺席连绵不断,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此都城是右图中的
中国古代部分都城示意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伏尔泰说:“人们完全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在那里,事无巨细均由相互制约的大衙门审理,而只有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这些衙门任职。中国的一切都通过这些衙门自我调节。”该材料盛赞了古代中国的
A.内外朝制、察举制 | B.三公九卿制、察举制 |
C.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 D.内阁制、科举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