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推知当时
A. |
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 |
B. |
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 |
C. |
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 |
D. |
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
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主要区别在于
A.目的不同 | B.本质不同 |
C.方法及手段不同 | D.阶级基础不同 |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下列哪些要求在文化上的反映①推翻帝制②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③反对封建军阀的统治④宣传马克思主义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之后,提出“北大者,为囊括大典,包罗万众之最高学府”“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效,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要目的是
A.听任各种思想自由发展 |
B.缓和政治派系矛盾,鼓励学术研究 |
C.提高北大学术研究水平 |
D.倡导传播资产阶级文化 |
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革命派的思想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
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东方人的思维方式》一书中认为:每种外来文化都被采用作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外来文化有助于日本进步,日本人就把它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事实来接受。这种态度造成了“和魂汉才”的观念。“和魂汉才”反映了
A.日本文明的中国化 B.儒家文明的日本化
c.大河文明的海洋化 D.日本文明的儒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