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73-1978年,在我国对外引进的成交金额中,用于成套设备的占80%以上。1979年4月,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了"多引进制造技术和专利"的方针。这一转变旨在

A.

调整进口商品结构

B.

拓展对外开放的合作领域

C.

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D.

提升国有企业的制造能力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明清时期,山西祁县一带流传着“有儿开商店,强如坐知县”,“生子可作商,不羡七品空堂皇”的谚语。这表明()

A.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当时已经形成地区性的商帮
C.晋商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曾说:“至宋代,国家对商人的政策也有了明显的变换,许多立法保护商人的合法经营和合法收入,商人子弟品行、才能出众的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商人的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B.政府注意保护商人的利益
C.国家彻底放弃重农抑商的政策
D.当时商品经济发达

据估计,宋代垦田数为7亿亩,且亩产量比唐代提高1.5倍。出现这一历史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①人口的增加②均田制的实施③高产水稻的引进④曲辕犁的推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看中国就是靠精耕细作吃饭”。下列哪些做法符合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
①刀耕火种②江南地区稻麦兼种③使用翻车灌溉④使用曲辕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中说:“断发易服是清王朝最忌讳的事,清初用暴力手段强制汉人剃发留辫。然而正是断发易服成为点燃人民大众反清斗争的火种。……当革命的矛头指向满清统治的时候,断发易服成为动员民众支持革命最有力的召唤。……广东省宣布独立之时,一日有20余万人剪掉辫子。……剪辫子成为中国人的盛大节日。”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断发易服”是“民族革命”的外在体现
B.蓄发与剃发是反清与保清的根本分歧
C.当时广东省的反封建斗争最为彻底
D.社会习俗变迁是政治革命成功的主要标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