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①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 ②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 ③冷。
【注】①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②漏:指漏壶,古代计时的器具。③沙洲:江河中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块陆地。
8.词的上阕通过描绘缺月、________、________等景物,渲染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我交融,含蕴深广",请结合"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两句作简要赏析。
古诗赏析(共8分)
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整体来说具有怎样的特点?4分
“隔江犹唱后庭花”的“犹”大有深意,说说你的理解。4分
我想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树枝上。我想把眼睛装在风筝上。
带着一串花苞,看白云多柔软
牵着万缕阳光,蓝天是我的课堂。
悠呀,悠——瞧太阳多明亮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蓝天是我的课堂。
我想把自己种在春天的土地上。
我想把脚丫接在柳树跟上。变小草,绿得生辉,
伸进湿软的土地,变小花,开得漂亮。
汲取甜美的营养,成为柳絮和蒲公英,
长呀,长——更是我最大的愿望。
长成一座绿色的篷帐。我会飞呀,飞——
飞到遥远的地方。
(诗歌有改动)
阅读上面诗歌,请从文学欣赏的一两个角度进行赏析。(5分)
答: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题目。(共4分)
偶题朱熹
青山门外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②。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③来。
【注释】①幅巾;古代文人用绢一幅束发,称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②崔嵬(wéi):山高大不平。这里指山。③底处:何处。前人在评价这首诗时说,首句“堆”得精妙。请说说“堆”字为何用得精妙。
选出下列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幅巾”是古代文人一种儒雅的装束,诗中借此交代诗人的身份与闲适、高雅的生活情趣。 |
B.“终日”一词,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急迫心理。 |
C.第三、四句诗是说常人只见到云腾致雨的现象,却不知云从何处来,因而悟出凡事都要追根溯源的道理。 |
D.这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虽然着笔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思考。 |
春日五首(其一)
【宋】秦观
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①。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②。
[注]①万丝:指密蒙的雨丝。葬光:雨后初晴的阳光。参差:指层叠的瓦片。②春泪:指雨珠。诗中写了哪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概括
描摹传神是这首诗的特点。请从最后两句诗中找出一个用得妙的字作赏析。
野 池王 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莆叶齐。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