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5~16 题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愁之懋之[注]
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
B. | 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C. | 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
D. | 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流 莺
李商隐
流莺漂荡复参差,度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①何处有花枝?
①凤城:这里借指长安。
(1)本诗题为“流莺”,诗歌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流莺”的?
(2)清代诗评家叶燮称此诗“寄托深而措辞婉”。请结合诗歌谈谈你对这一评论的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这首诗可以划分成几个层次,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葛溪驿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灭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诗人的心绪集中体现在“乱”字上,全诗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赏析。
答:
读下面的诗和相关材料,完成第1~3题。(8分)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 徐凝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千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苏轼《东坡志林•记游庐山》:“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云徐凝、李白之诗。……旋入开元寺,主僧求诗,因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辞。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注]谪仙:李白。
你是否同意苏轼对李、徐两诗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4分)
答:
阅读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完成诗后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是一首送别诗。古人写送别,常表露出一种愁苦、无奈,或凄凉伤感的感情,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从“景”与“情”两方面给予简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