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华偶然间竖直向下看到放在玻璃砖下面的字发生了错位。

(1)他想光斜射时才发生偏折,才会出现“池底变浅”的现象。那么,光在垂直入射时,光线不再偏折,还会有“池底变浅”的现象吗?上述过程,在科学探究中叫做____ (选填“设计实验”“提出问题”或“分析论证”)。

(2)①联想到“平面镜成像”找像位置的方法,于是他按如图甲所示将玻璃砖紧贴物体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一张白纸上,标记出物体的位置。按照图乙的方式沿水平方向观察物体(观察盒上的条形码)。当看到物体经玻璃砖成的像时,前后移动小卡片,使小卡片与像在同一个平面上,将小卡片此时的位置标记在白纸上,这样就找到了放置一块玻璃砖时 ____的位置。

②随后,他将玻璃砖离开物体向观察者移动一小段距离后进行观察,发现像的位置不变,说明玻璃砖与物体的距离 ____影响成像位置(选填“会”或“不会”)。

(3)为了观察不同厚度玻璃的成像情况,他将第二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第一块后面,如图丙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他再将第三块相同玻璃砖紧贴在前两块后面,如图丁所示,观察并记录像的位置。记录数据如图戊所示。

①分析图戊的数据可知,用一块玻璃砖观察时,像与物体的距离是____ c m

②三次实验都说明了光在垂直入射时,像的位置会____观察者(选填“靠近”或“远离”)。

(4)从图戊的实验数据还可以得出:玻璃的厚度越厚,像与物的距离越____。

(5)从以上探究可知,从竖直方向看到的池底比它的实际位置____(选填“浅”或“深”)。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将三者的中心大致调在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时(如图乙),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如果将蜡烛在乙图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点为 ℃,熔化用了 分钟。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 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BC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 状态,在CD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 态.熔化过程用了 min。
(2)由图可知此晶体的熔点是 ℃。
(3)由图可知此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要继续 ,但是温度却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对水加热了很长时间后水温才达到90℃。继续加热后,他们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3
4
5
6
7
8
9
10
水温/℃

94
95
96
97
98
99
99
99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___℃;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象;

(3)实验中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图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cm, tBC s,vAC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