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的情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证一个奇迹?
以“那个星期天”为题作文。可写实,可想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写作
春天是美好而充满魅力的季节。“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是杜甫笔下的春天;“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的春天。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思考,能带给人温暖的也是春天——母亲的理解与疼爱,是梁晓声童年时的春天;贝尔曼先生画在墙上的那片叶子,无疑是重病中的乔安西的春天。同学们,你见到的春天是怎样的情景?你有拥有怎样的春天呢?请以“我为春天画像”或“我心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可以写景,也可以叙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真情实感。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作文(60分,其中含卷面分5分)
题目:永不缺失的爱
要求:1.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悟写一篇作文;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600左右。
花开花谢,寒来暑往。不经意间,我们发现自己在慢慢长大。回首逝去的岁月,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存感激;或许是相依相伴的家人、老师,或许是短暂相逢的同学、朋友,或许是擦肩而过的陌生人,他们体贴入微的照顾,严厉中善意的批评,看似平常的只言片语……都化作一份厚重的情感沉淀在心底,伴我们成长,让我们难忘。
请以“让我心存感激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 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2)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 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 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书香满校园,共享读书乐”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观察员】下面是同学们在活动中整理的《影响阅读名著的原因调查统计表》,请你仿照下面的例子,对下列图表作说明和分析(从B、C中任选一项)。
原因 |
人数 |
所占比例 |
A.找不到书 |
70 |
33% |
B.没时间 |
105 |
49% |
C.不喜欢 |
38 |
18% |
例:选A
说明:认为影响自己阅读名著的原因是“找不到书”的同学有70人,占被调查人数的33%。
分析:学生本人和家庭藏书不多,而学校和社会上的图书馆又未能提供方便的借阅条件。另外,书价过高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留言栏】在读书心得栏里小华写下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留言。请你也摘录一则关于读书的名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座谈会】在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课外阅读”这一话题时,有的老师认为“需要”,有的家长认为“不需要”.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如何看待的?根据你的认识写一段话,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来说服他们。
【辩论台】小刚主持了一场“网上阅读辩论会“,正方、反方辩词如下,请你改正辩词中的病句。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中学生网上阅读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的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增强我们的阅读能力,拓展我们的写作水平。与书本阅读相比,网上阅读必将成为我们中学生的最佳阅读方式。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①网上阅读的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我们中学生容易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②当前中学生热衷于网上阅读值得肯定。③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不能正确对待是容易染上网瘾的。所以,我们中学生还是要坚守“书本阅读”。
A.正方辩词中有一个词语使用不当,应把“”改为“”。
B.反方辩词中的第句(只填句子序号)不能证明反方观点。
请以“也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
(1)把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任命、地名、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