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
| A. |
棉花 |
B. |
羊毛 |
C. |
涤纶 |
D. |
天然橡胶 |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一组是(括号内为杂质)( )
| 选项 |
待提纯的物质及杂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 A |
C(CuO) |
稀盐酸 |
加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 |
| B |
CO 2 (HC1) |
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硫酸 |
洗气 |
| C |
KC1(K2SO4) |
蒸馏水和BaC12溶液 |
加蒸馏水将样品溶解,再加适量BaC12溶液,过滤,将滤液蒸干 |
| D |
Na2CO3(NaHCO3) |
不用 |
在蒸发皿中充分加热 |
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做自来水管 | B.用活性炭脱色来制取白糖 |
| C.用纯碱溶液除去菜刀表面的铁锈 | D.用烧碱溶液洗涤衣服上的油渍 |
实验室里,区分下列物质的两个实验设计方案都合理的是()
| 序号 |
A |
B |
C |
D |
| 区分的物质 |
过氧化氢和水 |
稀硫酸和稀盐酸 |
碳酸氢铵和硝酸铵 |
棉花纤维和涤纶纤维 |
| 第一 方案 |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硫酸铜溶液,看是否有气泡 |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石蕊试液,看颜色变化 |
取固体试样于石棉网上闻气味 |
观察颜色 |
| 第二 方案 |
取样于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到管口,看是否能复燃 |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
取样于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看是否有气泡 |
灼烧后看灰烬 |
下列各组粒子中前者是A粒子结构示意图,后者是B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能形成AB2型化合物一组粒子是 ()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本州岛仙台港东130公里处,发生9.0级地震,除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还造成福岛核电站的爆炸,产生核泄露。核电站的用料之一“铀”,其原子序数为92号,这种铀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5,这种铀原子有放射性,当生物体被辐射后,一般来说都是促进生物体内细胞加速分裂 分裂中极有可能产生变异和癌变等。下列有关铀元素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92 | B.该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143 |
| 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3 | D.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