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滇池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如今,昆明市委、市政府通过科学治滇、系统治滇、集约治滇、依法治滇,使这颗“高原明珠”逐渐绽放出昔日光彩。
“2015年—2020年演池流域水生态数据”(部分)
水质变化 2016年,由劣Ⅴ类改善为全湖Ⅴ类 2018年持续好转为Ⅳ类,成为30年以来最好水质 2019年全湖水质保持Ⅳ类 2020年有17条入湖河道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 |
生态恢复 2015年至2019年恢复滇池水域面积11.51平方公里,建成湿地5.4万亩 2019年滇池流域有水生植物290种 鱼类23种、鸟类155种 植物物种比2014年增加49种 国家级及省级重点保护鸟类增至8种 |
以上信息说明我市( )
①滇池流域水生态大幅改善,并持续向好
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④彻底解决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③④ |
D. |
①②④ |
2011 年 2 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舰艇编队赴利比亚为撤侨护航,这是我国首次在撤侨中利用军事力量。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树立了和平、合作、负责任的中国形象 | B.集中展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
C.对外展示武力,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 D.体现了中国关心海外侨民, |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实现上述目标,需要【 】
A.坚持发展第一要义,奋力实现总体小康 |
B.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C.深化分配体制改革,不断增加居民收入 |
D.建全社会保障制度,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
目前一些地方在公开招聘中,出现了以貌相、身高作为招聘条件的事件,这种不公平现象受到了社会大众的谴责。这类事件受到谴责是因为【 】
A.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
B.违背了公平竞争的原则 |
C.公平总是相对的,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 |
D.使更多的人失去了公平发展的机会 |
2013年10月25日,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薄熙来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二审公开宣判,维持一审原判,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案件审判的法治意义有【】
A.弘扬现代法治 | B.彰显反腐决心 |
C.贯彻平等原则 | D.法治教育标本 |
民俗也受宠,处处中国风。河南淮阳传承几百年的太昊陵庙会引入中国跤和空竹两个项目的民俗体育大赛,吸引了全国及省内众多中国跤选手和空竹选手参赛,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热捧。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A.能增强民族认同感,应当积极宣传 |
B.能强化民族精神,应该成为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
C.能塑造民族品格,应当呼吁大家积极参与 |
D.能弘扬传统文化,可以用来对抗外来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