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忆邢惇夫①
(宋)黄庭坚②
诗到随州更老成,江山为助笔纵横。
眼看白璧埋黄壤,何况人间父子情。
【注释】①邢惇夫:原名邢居实,字惇夫,河南阳武人。曾随父居随州,年十九而卒。后人赞其“幼有俊才,名声籍甚,一时前辈皆爱之”。②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与邢居实为忘年之交。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
首句是写邢惇夫在随州生活时诗歌创作艺术更为成熟。 |
B. |
第二句写随州的大好河山激发了邢惇夫的激情,其创作更加自如。 |
C. |
第三句中的“白璧埋黄壤”暗指邢惇夫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 |
D. |
第四句意思是我们要珍爱生命,珍惜友情、亲情。 |
(2)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古诗文阅读
湖①口送友人
李频
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岸苇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释】①湖:指洞庭湖。②中流:指江心。③湘烟:指雾霭。④楚田:指田野。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
(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山中与幽人对酌
唐•李白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1)通读全诗,在你面前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2)这首诗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列一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由写远游点题开始,既而写沿途见闻和观感,后以思念作结,意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
B.诗人这次出游,由水路乘船远行,游览了楚国故地之后,将要前往荆门之外的蜀地。
C.第二联,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一个“入”字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达了诗人的万丈豪情,充满了喜悦和昂扬的激情,用语贴切。
D.第三联,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以水中月明如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阅读李清照的《如梦令》,完成下列各题。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浓睡不消残酒”的“浓睡”是 之意,用在这里不但新颖,而且很贴切。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惜花伤春的感情。
B.本词通过主仆对话,表现了女主人娴雅聪慧、侍女率直粗心的特点。
C.这首词语言通俗,全篇没用一个典故,而是用口头语写心中事,明白易懂。
D.“绿肥红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繁茂、叶儿凋零的景象。
阅读下面古诗词《水调歌头》,完成13﹣16题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的作者是 (朝代)的 (人名)(2分)
(2)词中“ , ”表达了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也表达了词人的美好愿望。(2分)
(3)下面对于本首词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起舞弄清影”是作者与自己的清影为伴,一起舞蹈嬉戏的意思。
B.词中“我欲”、“又恐”、“何似”之间的矛盾转折,显示了作者感情的波澜起伏。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既是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一种祝福。
D.本词紧紧围绕中秋之月展开描写、抒情和说明,表达了作者乐观旷达的胸襟。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试简要分析。
答: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