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机械效率概念后,小娟和小玉同学探讨:在不计绳重和摩擦,同一滑轮组匀速提升不同货物,提升相同高度,动滑轮重力不变,额外功不变的条件下,机械效率是否变化的问题。小娟认为:“物重增加,有用功增加,总功也增加,所以机械效率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小玉认为:“物重增加,有用功增加,总功也增加,那么额外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减小,则机械效率一定增加。”俩人争执不下,决定实验验证。下表是他们利用一个滑轮组实验时,收集到的有关数据:
动滑轮重
|
物重
|
物体上升距离
|
拉力
|
拉力作用点移动距离
|
滑轮组机械效率
|
|
1 |
|
|
|
|
|
|
2 |
|
|
|
|
|
|
3 |
|
|
|
|
|
(1)请分析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此实验中滑轮组绕绳方法;
(2)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
(3)实验验证,____(选填“小娟”或“小玉”)的说法是正确的。
“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在沸腾时的情况。小组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______℃。
(2)总结上述现象,可得出沸腾必备的两个条件是:达到沸点和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给出一种原因即可)
(4)实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A和____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
(2)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2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______.
(3)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罩内铃声逐渐______,最后消失。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有了铃声且逐渐______。
(3)在此实验可推理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泽县实验中学初二某班,值日班长在调查中午教室内的噪声情况时记录如下:
时间:14年9月24日12:40,地点:初二某班教室
①小红等几位同学拿着掌上小电脑在收看江苏文艺频道播放的音乐欣赏;
②小黄在看课外书籍;
③小马在讲台前拍篮球;
④还有几位同学围坐在一起大声争论着问题;
(1)根据该同学的记录,对于小黄而言,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对于小红而言噪声有_________________(选填序号)。
(2)以该同学的记录为背景,请你对控制教室内噪声提出建议或方案(写出一条即可条)
你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体(选填“固”、“液”或“气”)能够传声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 现象表明:不同介质传声效果_____________(选填“相同” 、“不同”或者“一样”)。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手阻止了线的振动,使声音无法通过线来传播。
(4)如果在用土制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选填“能”、“不能”或“无法断定”)听到对方的讲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