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西游记》的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却说那悟空别了师父,一筋斗云径转东洋大海,按住云头,分开水道,径至水晶宫前。早惊动龙王出来迎接,接至宫里坐下,礼毕,龙王道:“近闻得大圣难满,失贺!想必是重整仙山,复归古洞矣?”悟空道:“我也有此心性,只是又做了和尚了。”龙王道:“做甚和尚?”行者道:“我亏了南海菩萨劝善,教我正果,随东土唐僧上西方拜佛,皈依沙门,又唤为行者了。”龙王道:“这等真是可贺!可贺!这才叫做改邪归正,惩创善心。既如此,怎么不西去,复东回,何也?”行者笑道:“因是唐僧不识人性,有几个毛贼剪径,是我将他打死,唐僧就绪绪叨叨,说了我若干的不是。你想老孙可是受得闷气的?是我撇了他,欲回本山,故此先来望你一望,求钟茶吃。”龙王道:“承降,承降!”当时龙子、龙孙即捧香茶来献。茶毕,行者回头一看,见后壁上挂着一幅圯桥进履的画儿。行者道:“这是甚么景致?”龙王道:“大王在先,此事在后,故你不认得。这叫做‘圯桥三进履’。”行者道:“怎的是三进履?”龙王道:“此仙乃是黄石公,此子乃是汉世张良。石公坐在圯桥上,忽然失履于桥下,遂唤张良取来。此子即忙取来,跪献于前;如此三度,张良略无一毫倨傲怠慢之心。石公遂爱他勤谨,夜授天书,着他扶汉。后果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太平后,弃职归山,从赤松子游,悟成仙道。大圣,你若不保唐僧,不尽勤劳,不受教诲,到底是个妖仙,休想得成正果。”悟空闻言,沉吟半晌不语。龙王道:“大圣自当裁处,不可图自在误了前程。”悟空道:“莫多话,老孙还去保他便了。”龙王忻喜道:“既如此,不敢久留,请大圣早发慈悲,莫要疏久了你师父。”行者见他催促请行,急耸身出离海藏,驾着云,别了龙王。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面节选部分的内容。
(2)从上面的节选部分可以概括出孙悟空的哪些性格特点?(答出两点即可)
名著阅读。(3分)
《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一本集。全书10篇文章,记述了鲁迅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的历程,抒发了他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之情。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其中的《藤野先生》一文记录的就是鲁迅在的学习生活,突出地表现了藤野先生的的高尚品格,表达了鲁迅对藤野先生深切的怀念之情。
名著导读:
_________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记叙了三位伟人苦难和坎坷的一生。
《名人传》中__________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________________则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下定了摆脱贵族生活的决心。
根据下面提供的有关名著信息,完成后面的练习。(6分)
信息一:他不顾父母的反对,上船当了海员。一次海上遇难,被海盗当成奴隶卖掉。后来侥幸逃脱,到了巴西。
信息二:在另一次的航海中,船航行到基尼亚时,触礁沉没。除了他,其余船员全部罹难。他在一个荒岛上苦度了二十五年后,救出了一个差点被食人族杀食的土著黑人。因为那天是星期五,就给那黑人取名为“星期五”,并让他留了下来。这两段信息中的“他”是,后来他成为千千万万青年心中“”的代名词。(2分)
文化积累----下列选项内容对应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醉酒戏嫦娥----猪八戒----《西游记》 |
B.智取生辰纲----鲁智深----《水浒传》 |
C.搭救星期五----鲁滨逊----《鲁滨逊漂流记》 |
D.远航慧因国----格列佛----《格列佛游记》 |
在西方,有一部小说,卢梭曾建议每个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它。小说主人公是一位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这部小说的名称是《鲁滨逊漂流记》,它的作者是:。(2分)
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填空。
《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里有一种很奇特的风俗,即国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吏;《水浒传》中,浮浪破落子弟高俅因会而被皇帝看中提升为殿帅府太尉。这两个情节都极具讽刺意味,反映了。请依据你阅读名著的积累和体验,填写相应的内容。
①提示词:《骆驼祥子》
②人物经历:三起三落(任举两例):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是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最初以《》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上。书中“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描写的是(人名)。
选出对《朝花夕拾》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
A.《狗•猫•鼠》是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噑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受。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
B.《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
C.《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论语》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批判了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