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在大屏幕上放出下面一则材料:
特别报道 “砌”出来的大国工匠 当邹彬从农村来到建筑工地时,心中很是自卑。但又想:既来之则安之,现在不努力,未来不给力。于是,和泥浆、搬砖头,在他眼里没有脏活累活,还总跑到师傅旁“帮忙”实为观察学习。 2014年他在单位组织的技能赛中夺冠,两年后进入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集训队。可因读书少,对几何图形等几乎无法理解。他咬紧牙关坚持,强化理论学习,每天训练15个小时,用坏3把泥瓦刀。 2017年他终于站到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领奖台,次年成为最年轻的全国人大代表。 |
看完该材料后,老师要求同学们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请你也来作答。
(1)邹彬是通过何种选举方式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
(2)邹彬作为人大代表,要为职教发展献计献策,他可以行使什么职权呢?
(3)邹彬为什么最终能站在世界技能大赛冠军领奖台上呢?
2012年5月14日至2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德国波恩召开,约3500名各国代表参加相关会议。与会者就如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展开讨论。出席联合国气候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就应对气候变化和其他相关问题全面阐述了中国政策。
请问:这段材料说明了我们党正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核心是什么?我们青少年能为此做些什么?
材料一:我国的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标志等国家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都是由宪法规定的。
材料二:我国刑法、婚姻法、环境保护法等普通法律的序言中都有这样的意思表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材料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需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即可。
(1)以上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什么?(三点,6分)
(2)以上三则材料又共同说明什么?(一点,2分)
任何社会都有一定的行为规范,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由于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用来约束、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也是多种多样的。如风俗习惯、道德、法律等。
(1)法律和道德的共同点是什么?
(2)与道德相比较,法律又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其特殊性表现在哪儿?(三点,6分)
(3)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2001年12月11日,在多哈,世人见证了一个世界经济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一个拥有十三亿人口、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开启了主动、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到201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已满十周年。如何评论中国入世十年来的表现?中国加入世贸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贡献。结合材料回答:
(1)在激烈的世界经济竞争中,是什么使中国赢得了赞美?
(2)怎样理解中国加人世贸不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有贡献?
(3)人世对我们青少年提出了怎样的要求?
融入社会,探究实践(共10分)
材料一: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中强调了,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总揽全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
(1)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什么?过去五年工作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我们要全面正确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有人认为“民族自治地方享有组织权,不受中央统一领导”,此观点对吗?为什么?
材料三: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的升起。这是2012年度感到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的颁奖词。
(3)人的一生有无数的追求,我们应怎样去不懈追求,实现人生意义?
(4)请你在写出两组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周月华、艾起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