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写作。

学完朱光潜的《无言之美》后,班级同学展开了对“美”的讨论:

培培:“我爱阅读,文学之美给予我心灵的力量。”

小欣:“我特别喜欢美术课,绘画作品让我看到世界的多彩。”

坤原:“当我感到浮躁时,音乐的美妙总能让我平静。”

斯斯:“山川湖海的自然美,让我感到生命的博大与宽广。”

听完上面的讨论,你对“美”有怎样的认识?请结合同学们的发言,准备一分钟的主题演讲,200字左右。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届内蒙古通辽中考)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注:选作文(一)在答题卡上涂A后边的小方框,选作文(二)在答题卡上涂B后边的小方框。
要求:① 根据下面提供的内容或材料任选一个,按指定文体作文。
② 文中出现的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
③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
作文(一):文明古国,文化厚重。国风、党风、校风、家风、班风……,正风风行。“救死扶伤,人道仁爱”是医风;“学高身正,善教得法”是教风;“勤劳俭朴,尊老爱幼”是家风;“勤奋、求实、严谨、创新”是学风……。在我们身边,这些满满的正能量每时每刻都影响着我们。
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寻有哪些人,哪些事,在哪里体现出了哪种正能量,然后以“风气”为话题,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
作文(二):
材料1:商鞅变法之初,为了取得百姓的信任,便在城南门立一根木头并贴出告示说:“能将此木移至北门者,赏十两黄金”。开始百姓议论纷纷,都不相信,因为移木轻而易举。商鞅于是将赏金提高到五十两,有一人半信半疑地将木头移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了赏金。百姓这才相信朝廷信守诺言,这就是“立木取信”的故事。
材料2: “市无二价,童叟无欺”这是商家的诚信诺言;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海枯石烂心不变”,这是情侣的铮铮信言;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一诺千金”成了人们为人处事的准则和高标;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孔老夫子对我们的谆谆教诲。
诚信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诚信也面临危机,接受着挑战。认真阅读材料,读出你对诚信的理解,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届辽宁大连中考)任选下面一题作文。
(1)生活中,我们可以听到各种铃声:闹铃声、门铃声、电话铃声,校园里的铃声、车站码头的铃声、剧场影院的铃声……铃声,无处不在,可能带给你难忘的记忆,还可能带给你无穷的回味……
请以“铃声响过之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行文流畅。
(2)“温故而知新”是一种学习的方法,“看云识天气”是一种推测天气情况的方法。方法是解决问题的途径、步骤、手段。方法正确,往往事半功倍。
请以“方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己立意;③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但要文体明确。

(届辽宁丹东中考)按要求作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蓦然回首,你会发现内心中许多美好的记忆不会随岁月流逝。回忆往事,我们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烂漫的童年,快乐留在心里;无私的母爱,温馨留在心里;奋斗的艰辛,坚强留在心里;意外的发现,感动留在心里……
请以“ 留在心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文章。
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④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

(届江苏泰州中考)《现代汉语词典》对“学习”这样注解:①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②效法。
请以“ 让我享受到了学习的快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补充完整后的文题抄写在答题卡的横线上。
(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
(4)书写工整规范。

(届湖南益阳中考)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圆规为什么可以画圆?因为脚在走,心不变。有些人为什么不能圆梦?因为心不定,脚不动。
读了上面的话你有什么启示?请以“画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自拟。可以记叙你熟悉的人和事,也可以谈感受与认识,抒发感情,发表看法;
②内容具体,感情健康真实;
③标点正确,书写工整规范,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