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情景交炼

◆张德瀛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仲“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其大旨不出此。

材料二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材料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1)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倚( ) 固( ) 勒( ) 寐( )

(2)请用“/”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词 虽 不 出 情 景 二 字 然 二 字 亦 分 主 客 情 为 主 景 是 客 说 景 即 是 说 情。

(3)请翻译“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

(4)请根据“材料一”的提示,为下列词句归类。

A.

景语

B.

情语

C.

景寄于情

D.

情系于景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 )

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5)请抓住“材料二”上阕中的几个关键词简析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烈度。

(6)“材料三”中所说的“四面边声”在“材料二”中具体指什么?

(7)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李煜的《虞美人》,完成题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注:这首词是词人被软禁两年后所作,也是李后主的绝笔。
找出本首词中运用对比手法的词句。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一句中“不堪”一词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句历来是词中名句,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两题。
暮热游河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秾,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①秾:草木茂盛。②拦得:挡住,承受。
一、二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

第三、四句生动形象,请作具体赏析。

阅读元稹的《得乐天书》,完成题。
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注】元稹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三月贬谪通州(今四川达县)。当年八月,他的挚友白居易也从长安贬斥江州(今江西九江)。
诗中直接描写诗人表情的句子是
赏析诗句“妻惊女哭问何如”的精妙之处。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古代诗歌,回答问题。
秋词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晴空一鹤排云上”,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本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阅读李白的《夜宿山寺》,完成题。(6分)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注】危楼:高楼,这里指山顶的寺庙。
首句通过哪些词语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的?其实,这种手法在李白的其余古诗中我们也见到过,试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赏析“恐惊天上人”一句中“恐惊”一词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