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不蔓不枝/青树翠蔓 |
B. |
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
C. |
予谓菊/秦王谓唐雎曰 |
D. |
宜乎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 陶 渊 明 独 爱 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依据上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抚。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远近称之(2)孤法卿父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者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 恣 其 所 安 久而 益 敬。袁公两次问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
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
出师表
诸葛亮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危急存亡之秋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 B.不宜偏私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
C.盖追先帝之殊遇笼盖四野 | D.以塞忠谏之路也不以臣卑鄙[来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从选文看出诸葛亮对后主有两方面的担忧:一是刑赏偏私,使“”;二是“,”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执法方面,诸葛亮主张惩罚“作奸犯科者”,奖赏“为忠善者”。 |
B.作者列举宫中府中的事例,突出郭攸之等人的忠诚,希望后主广开言路。 |
C.选文提及先帝“痛恨于桓、灵”,意在劝勉后主亲贤远佞,使汉室兴隆。 |
D.作者在文末叙写个人经历,是为了感念先帝的知遇之恩,表明自己的忠心。 |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共10分)
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故不错意也错意:
(2)轻寡人与与: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
(2)请广于君翻译:用原文回答以下问题。
(1)段中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面孔的句子是?
答:
(2)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其“不易地”的理由是?
答:
文言文阅读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6分 )
会天大雨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等死扶苏以数谏故今或闻无罪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天下苦秦久矣。
译文:
②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译文: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2分)
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3分)
阅读《陈涉世家》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①等死 ②为天下唱
③吴广以为然④楚人怜之 将下列各句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
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胜通过对形势的分析,打算用什么策略来争取民众响应他起义的号召?(用原文回答)
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从哪句话可以看出舆论宣传工作取得了预期的效果?由此看出陈胜具有什么样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