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工程后,我国启动了“东数西算”工程。某班同学围绕这三大工程开展研究性学习。
材料一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资料。
“西电东送”工程 开工时间:2000年11月。 工程简介:这项工程把西部丰富的煤炭、水能资源转化成电力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不仅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带动了西部地区相关产业发展,也有力支援了我国东部地区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 |
“西气东输”工程 开工时间:2002年7月。 工程简介:这是中国线路最长、供应覆盖面积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天然气管道工程。自正式投产以来,已累计输送天然气超7000亿立方米,既为东部人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清洁能源,又增加了西部地区的经济收入,也改善了管道沿线地区人民生活质量。 |
“东数西算”工程 启动时间:2022年2月。 工程简介:“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是指在我国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它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的同时,也给西部发展开辟新路。根据2021年9月发布的《中国算力发展指数白皮书》显示,每1元的算力投入,可以带动3~4元的经济产出。 |
材料二 下面是一位同学设计并填写的学习任务单。
工程 |
不同点 |
相同点 |
西电东送 |
调配的是电力资源。 |
数字时代,算力同电力、天然气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资源。 它们都是为了解决_______________而实施的战略工程。 |
西气东输 |
调配的是天然气资源。 |
|
东数西算 |
调配的是数据、算力。 |
(1)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写在学习任务单的横线上。
| A. |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 |
B. |
城镇化水平不高 |
C. |
区域发展不平衡 |
(2)运用所学,说明实施这些工程有什么重要意义。
在重庆,有这样一群人,默默无闻,却日行一善,为这个城市不断凝聚正能量。在人群中,你很可能无法一眼辩认出他们模糊的面目,他们却是山城“最美”的面孔;农村干部胡世贵,8次参与救火,3次负伤,被群众称为“救火英雄”;九岁小学生杨彦卿捡到8000元,通过物管找到了失主;退休干部冯学明,退休11年坚持学雷锋做好事1000多件,被称“活雷锋”;小学教师刘强,重病八年一直坚守偏远村小教学岗位……
他们为什么被誉为“最美”面孔?
让“最美”的道德之花遍地开放,需要每一个都付出努力。你会怎么做呢?
某砂轮厂是一家集体企业,多年来该企业的产品种类多,质量高,经济效益逐年提高。工人工资2500元,厂长也是2500元。王副厂长的一项技术改造使砂轮厂的生产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提升,为此,厂领导研究决定,一次性奖励给他2万元。王副厂长将其中的1万元存在银行,另1万元购买股票并获得了一定的股息。之后,他利用职务之便,向客户索要10万元,还把他弟弟的产品贴上砂轮厂的商标后出售,获利5万元。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简要分析王副厂长的收入中,哪些合法的,哪些是非法的?
(2)王副厂长的合法收入来自何种分配方式?
2006年12月5日至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京召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07年要切实做好扩大就业和收入分配工作,完善工资协商调解机制,有效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要适当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完善政策,稳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加强税收征管,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扩大城镇社会保险覆盖面,尽快使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覆盖到各种所有制企业中。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这一材料体现了教材中哪些知识?
(2)切实落实材料中提到的一系列措施,具有什么积极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它和基本经济制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观察下图,运用课本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反映了我国目前的一项什么重要制度?
(2)这一制度是由什么决定的?
(3)上图反映的内容是否全面?若有不足,请你完善它。(用文字说明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