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1)他调节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等大的像,像应该是_____(选填“倒立”、“正立”)的;

(2)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到合适位置,就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的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根据以上实验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由图甲可知透镜焦距为 20 c m

B.

在图甲中,若将透镜的上半部分用不透明的纸板挡住,则光屏上仍有完整的像

C.

在图乙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若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光屏上不能得到清晰的像

D.

若将蜡烛放在光具座上 40 c m 50 c m 之间,调整光屏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的物体的长度是cm,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N,托盘天平中左盘物体的质量是g。

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2)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__________两图所示实验得出结论。

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将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如图14所示)。木块的运行状态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对桌面的压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在第一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N: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应该有__________次是相同的。

实验次数
木块运动状态
测力计示数/N
1
静止
0.5
2
静止
0.6
3
匀速
0.7
4
加速
0.8
5
减速
0

有一块火山石可以漂浮在水中,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量这块火山石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天平的示数如图所示;

②向量筒中倒入V1=60ml的水;
③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量筒,用细铁丝将其压入水中足够长时间,水面到达V2=65ml处;
④取出石块,水面降到了V3=58ml处;
⑤小明认为石块体积的测量不够准确,石块的体积应该包含材质和其中空隙部分的体积,于是又向量筒中加水到60ml处,将刚才取出的石块表面吸附的水清除后,再次没入量筒的水中,此时水面到达V4=66ml处,请解答下面问题:
⑴该实验原理为(用物理符号表示)。
⑵在步骤④中,水面未回到60ml处的原因是
⑶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思路,将有关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入以下表格的空白处。

物理量
实验
次数
火山石块的
质量m/g
V1
V2
V3
V4
火山石块的
体积v/cm3
火山石块的
密度ρ/gcm-3
1

60
65
58
66


⑷观察表格的设计,请你指出其中存在的两处不足(相同类型的不足点只写一条)。
;②

在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如图甲,用手按压强计的橡皮模,U型管内水面出现高度差;将橡皮膜放入酒精中,U型管内水面也出现高度差,这说明____________;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______法;

(2)若在使用压强计前,发现U型管内水面已有高度差,通过________方法可以进行调节。
①从U型管内向外倒出适量水;②拆除软管重新安装;③向U型管内加适量水;
(3)比较乙、丙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比较丙、丁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_____有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