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记叙性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第一次吆喝

金佩庆

①吃过早饭,我们挑起担子走出了长兴县城的一家小吃店,开始了谋生的一天。为了避开行人的目光,我跟在芳相哥的后面,把头压得很低。

②“修雨伞哎——补雨伞,补雨伞哎——修雨伞!”

③走到居民区,芳相哥突然用方言吆喝起来。我大吃一惊。这悠悠的吆喝声如同一个闷雷,顿时使我明白自己此行一个严重的疏忽。

④那是1983年暑假,49岁的父亲病故后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大病三天之后,母亲含泪劝我放弃再考,帮她支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说实在的,为赡养年迈的婆婆,供养五个子女读书,母亲拼命在六亩多责任田里劳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个全家唯一的全劳力再任性也没有勇气向她要学费复习了。

⑤无奈,在农忙过后,我拜当年父亲的徒弟芳相哥为师,挑起父亲留下的雨伞担子,登上北去的列车。

⑥那时的义乌老家,农闲之际上“三府”(杭嘉湖地区)修补雨伞是成年男子的传统项目之一。而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挣到复习的费用。于是,就有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

⑦此时此刻,“曲线高考”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被芳相哥的吆喝打碎了。我只想扔掉肩上的担子,找个地方躲起来。

⑧原以为修雨伞不过是风餐露宿、走街串巷辛苦而已,没料到还得满街吆喝。如果事先考虑到这点常识,我绝不会有勇气出来的。然而后悔已晚,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我别无选择。

⑨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顾客拿了伞打招呼。简单地讨价还价后,芳相哥便在大腿上铺了块厚布修理起来。他一面修补一面向我指点要领。过了一会儿,就叫我到附近的居民宿舍招揽生意。

⑩毕竟是刚出校门的中学生,脸皮薄。我在居民区转来转去总也张不开口。在一个无人的地方,我憋足了气:“修——”后面的声音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赶紧落荒而逃。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阿。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芳相哥说。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残酷了,强忍住委屈的泪水。

⑫然而,委屈也只好委屈。慢慢地,从轻轻地喊到大声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我战胜了自己,总算过了修伞的第一关。

⑬三天之后,芳相哥让我独自上路。

⑭后来发现,当我在街头巷尾吆喝时,并没有人在旁边讥笑我,于是吆喝得越来越带劲,生意自然也源源不断。

⑮雨伞的种类繁多,有的还相当复杂。开始时,顾客送来的伞,本来凑合着还能用,经我一修理却面目全非了。不过实践中我很快成为行家,最困难的仍是每天出门的第一声吆喝。

⑯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芳相哥同宿一个旅店,早散晚聚,跑遍了江浙皖交界处的近十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在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中,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发了笔小财,挣了120多元。

⑰丹桂飘香的时候,我向芳相哥吐露了想复习再考的秘密。

⑱“原来如此,那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⑲当母亲终于明白我外出学手艺是为了挣学费考大学时,长叹了一声也就没有反对。第二年,我考取了杭州大学。

⑳这段艰苦的谋生生活犹如一次青春的洗礼,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终身受益。

(选自《开花的课桌——当代散文佳作选读》)

(1)请你说说第⑦段加点词“曲线高考”在文中的含义。

(2)我的心理随着“吆喝声”的不同情景而发生变化。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

吆喝时的情景

“我”的心理感受

听到芳相哥的吆喝时

异常尴尬

感觉没有人讥笑我吆喝时

(3)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⑪段画横线的句子。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呵。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

(5)对于第⑳段,有人主张删除,有人主张不删除。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三)【哲理小品】阅读下面小品文,完成后面17——18题。(共4分)
有一个博士分到一家研究所,成为学历最高的一个人。
有一天,他到单位后面的小池塘去钓鱼,正好正副所长在他的一左一右,也在钓鱼。 他只是微微点了点头,这两个本科生,有啥好聊的呢?
不一会儿,正所长放下钓竿,伸伸懒腰,蹭蹭蹭从水面上如飞地走到对面上厕所。
博士眼睛睁得都快掉下来了。水上飘?不会吧?这可是一个池塘啊。正所长上完厕所回来的时候,同样也是蹭蹭蹭地从水上飘回来了。怎么回事?博士生又不好去问,自己是博士生哪!过一阵,副所长也站起来,走几步,蹭蹭蹭地飘过水面上厕所。这下子博士更是差点昏倒:不会吧,到了一个江湖高手集中的地方?
博士生也内急了。这个池塘两边有围墙,要到对面厕所非得绕十分钟的路,而回单位上又太远,怎么办?
博士生也不愿意去问两位所长,憋了半天后,也起身往水里跨:我就不信本科生能过的水面,我博士生不能过。
只听咚的一声,博士生栽到了水里。
两位所长将他拉了出来,问他为什么要下水,他问:“为什么你们可以走过去呢?”
两所长相视一笑:“这池塘里有两排木桩子,由于这两天下雨涨水正好在水面下。我们都知道这木桩的位置,所以可以踩着桩子过去。你怎么不问一声呢?”
、看到正所长飘过水面时,他的反应是“”,看到副所长飘过水面时,的反应是“”(2分)
、仔细品读短文,理解文意,请写出读后得到的启示。
我的启示:

(四)【阅读科技小品】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的题目。
地震中房子不倒的秘密
  南美的智利2010年2月经历了8.8级超强地震,人员和建筑物的损失却很小。为此,许多人来到这个处于全球最活跃地震带上的国家,寻找该国建筑“坚不可摧”的秘密。
  “低矮结实的建筑是智利抗震的法宝”实则是一种猜想。人们发现,智利首都圣地亚哥新城区街道两旁高楼林立,频繁的地震并没有影响这个南美大都市的现代化建设。当地人说,随着智利建筑抗震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首都地区并没有因为地震而刻意少建高楼。
  智利是全世界建筑标准最严格的国家。智利建筑协会副总裁贝桑松介绍说,1940年,智利政府正式出台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标准,每一次大地震后就会进行重新修订。从1985年到现在,智利共建起2000座9层以上的高楼,在2月的地震中只有33栋遭到结构性破坏。
  智利建筑的抗震理念不是让房屋用钢筋铁骨去硬扛,而是尽可能缓冲、释放地震威力,最大限度保全建筑。智利把地震分为三个等级。规定在低等级地震中,房屋不应受到任何损坏;中等级地震,建筑结构允许出现可修复的损坏;在高等级的破坏性地震中,结构可以损坏,但建筑物不能倒,疏散通道必须畅通。总体来说,就是“震而不破,破而不倒”。
  按照这样的设计思路,该国建筑业广泛采用一种被称为“强梁弱柱”体系的抗震设计。根据这种设计的要求,建筑的主要支撑是钢筋混凝土的立柱,柱子通过钢制的框架加固。钢筋混凝土的横梁与立柱连接起来支撑地板和天花板。当地震发生时,横梁末端的混凝土会随着地震的冲击而发生碎裂,大量释放地震能量,使钢筋混凝土柱子的钢制框架得以保存,能够直立不倒,从而保证整座建筑主体不会坍塌。
  矗立在圣地亚哥的智利第一高楼Titanium塔同样具备独特的抗震性能。这栋地上52层、地下7层、高达192米的摩天大厦在2月的大震中完好无损。这是因为,由于圣地亚哥经常遭地震侵袭,该建筑的地基用65根50米的钢筋水泥桩固定,使其能承受9级地震。大厦的主体建在稳定牢固的地基和框架之上,由加固的混凝土和钢筋、花岗岩和铝等材料构成。此外,在大厦底部有21个钢制减震器,每个高达10米。这些减震器其实就是呈对角线状的能量消散器,能够吸收震颤引发的30%的能量,并减少地震或强风造成的扭曲变形和压力。与那些没有能量释放器的建筑物相比,这座建筑在地震能量释放后遭受的压力减轻了50%。它的设计师说:“在智利建房子,你可以在一些杂费上节约,但绝不能在结构的稳固性和建筑质量上省钱。”
  智利建筑协会的建筑师布尔内斯说,从抗震角度来讲,水泥标号、钢筋强度等材料要求更高,但抗震建筑和非抗震建筑的成本就差3%到5%,基本影响不到开发商的利润。智利之所以鲜有豆腐渣工程,关键还在于建筑过程中对标准的严格执行和监督管理。
  智利人笑称他们的防震意识是基因里遗传的,从上学起,学校就每年定期举办防震演习,帮助孩子们学习躲避、疏散和逃生的知识。在智利,无论是私企还是公共机构,每年至少要为所有员工举行一次紧急情况疏散培训。游客曾在智利参观一家大型肉鸡养殖厂,进门填写访客登记表时发现,表上明确告知可能出现的地震紧急情况,并标出工厂逃生路线示意图。
、智利的建筑在地震中“坚不可摧”的秘密是什么?

、文章最后一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请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圣地亚哥的第一个高楼Titanium塔没有在2010年2月的地震中倒塌的原因。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学生顽劣异常。
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校长问她:“你知道你正在要求的是什么吗?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位老师能够管得住这个班的学生呢!”露茜注视着校长,坚定地说:“如果您同意的话,我愿意接受这个挑战。”
第二天早上,露茜就站在了这个班的学生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让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
坐在最后一排的是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
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们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会儿,就在黑板上列出了10条班规。然后,露茜老师就“若违反这些班规该如何处治”向学生们征询意见。汤姆站起来说:“如果谁违反了班规,他就应该脱掉衣服,让您在他的后背上打10木板!”早已习惯了恶作剧的学生们自然是一呼百应。
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一切都很平静。但是到了第四天中午,汤姆却在教室里暴怒了,原因是他的午餐竟然被人偷吃了!此事涉嫌“偷窃”,露茜老师立刻就此事展开了调查。事情很快便水落石出:是小个子汤米偷吃了。汤米也承认确实是他拿走了汤姆的午餐。于是,露茜老师就问他:“你知道你会受到什么样的惩罚吗?”汤米眼含泪花,点了点头。
汤米这几天穿的是一件厚厚的外衣,他向露茜老师乞求说:“我有错,我愿意接受惩罚,但是,请不要让我脱掉外套。”还没等露茜老师开口,汤姆就气势汹汹地命令道:“你必须脱掉你的外套!”没办法,小家伙开始动手解他身上穿的那件旧外套的扣子。当他脱下外套的时候,露茜老师看见他没有穿衬衫。更糟糕的是,她看见那件外套里面隐藏的竟然是一个极其虚弱和干瘦的躯体。
露茜老师问汤米为什么不穿件衬衫。小个子汤米回答:“我爸爸死了,我们家非常穷。我只有一件衬衫,可妈妈今天把它洗了。”
露茜老师站在讲台上,看着这个脊骨和肋骨都从皮肤底下凸出来的后背,她实在不忍心将那根硬硬的木板打在这样一个后背上。但是,她知道她必须执行对他的惩罚,否则,孩子们今后将不会再去遵守那些班规。因此,她狠了狠心,扬起了手中的木板。
就在这时,原本气急败坏的汤姆再次从座位上站了起来,他问老师:“班规里有没有说别人不能替犯错者挨打?”露茜老师想了一想,说:“没有。”
汤姆说:“那好,我愿意替汤米接受惩罚。”说着,他脱掉了外衣,冲老师弯下腰来。
“你有没有搞错?他吃了你的午餐啊!”
“嗯,我知道,可他实在太弱小了……”大个子汤姆轻声说。
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但她还是打在了那个结实的后背上。一下,二下……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尽管露茜老师竭力控制着自己打下去的力气,但打到第五下的时候,那根旧木板突然从中间断成两截。
露茜老师再也忍不住了,把脸埋进她的手掌心里哭了。哭着哭着,她听到教室里一阵骚乱,抬起头,她发现所有学生都在用手抹眼泪,而且她的面前竟然多了几个脱掉了上衣的后背!
“你们都是好样的!”露茜老师显然被眼前的一幕感动了,“从今天这件事上我发现,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是优秀的,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全班同学都含着热泪鼓起掌来。
(作者:李荷卿,有删改)
.请你用一句话概述小说的高潮部分。
.读划线句子“露茜老师心里百味杂陈”,结合上下文,揣摩露西老师此刻心里想到了什么?
.读划线句子“教室里寂静得只能听到木板发出的‘叭叭’声”,说说这是什么描写方式?有什么作用?
.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并简述其性格特征。
.露西老师说“我们的班级也很快会进入优秀之列”,她的自信来自哪里?

阅兵之后
①儿子,你以前是个多听话、多懂事的孩子。可自从看了阅兵式之后,你就变了。就拿那天下午来说吧,咱爷俩上街,你掏出“国旗红”贴在老爸脸上。在步行街,平时,总是老爸瞅美女,那个下午,全是美女瞅俺,她们那个眼神呀,比女民兵方队的向右看还齐刷刷。
②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走路了。你一改过去的小兔子步,走起正步来了。在你一连踢破两双球鞋以后,就成天嚷着要老爸给你买高跟鞋:“人家三军仪仗队的叔叔们都穿着高跟鞋,多威风啊!”俺差点跌掉眼镜:“嗨!那哪是高跟鞋呀?那是高帮鞋,军用品,上哪儿去给你买去啊!”你说老爸数落你孤陋寡闻的表情,比灰太狼还难看。
③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说话了。平时你说话,总是轻言细语,童声悦耳。那天你做完作业,老爸跟往常一样摸着你的脑袋说:“儿子,辛苦了!”谁知你蹭地从凳子上立起来,啪地敬了个军礼,炸雷般地吼道:“为人民服务!”惊得老爸差点扑倒在地。说实话,过了这么多天,俺还在回味那会儿当首长的感觉。还有,那天去外婆家的车上,你嘴里轰隆隆个不停,自言自语“99式”坦克好厉害。我问你为啥这样喜欢“99式”,你忙里偷闲的回答让一车人哗然:“你忘了,我是99年出生的嘛!”
④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睡觉了。或是换句话说,阅兵之后,老爸就没有好好睡过觉了。每晚,俺总是被你的梦话吵醒。你不是嘟哝着群众游行的口号,就是哼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歌曲;你不是粉拳像巡航导弹无比精确地击中我的眼睛,就是大腿就像战略导弹排山倒海地压在我的身上;你不是像驱逐舰在床上劈波斩浪地踢掉被子,就是像核潜艇钻进被窝蒙头大睡。早上醒来,看到你的个头越来越高,镜子里,老爸的眼袋越来越大。
⑤阅兵之后,你就不好好玩耍了。你把兵器玩具统统翻出来,摆满了一地,俨然天安门广场。害得老爸老妈在自己家里走路都得小心地雷。那天吃完午饭,你把油不拉几的碟子架在俺的头上,对你妈说这是“空中预警机”。你甚至连你妈也不放过,那天晚上,你先是要俺背着七十多斤的你在客厅转悠,又让你妈跑在咱们前头,一家人气喘吁吁地演习“空中加油”。你这一闹腾,老爸的颈椎病就提前光顾了。这还不算啥,在外婆家的院子里,你拽着那杆红缨枪,追赶那只无辜的老母鸡,惊得整个村子里的鸡都互相打鸣。我前去制止的时候,你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是雪豹突击队,追击恐怖分子!”嗨!人家雪豹“突击”是你这个“偷鸡”吗?多丢人现眼呀!
⑥儿子,老爸不仅担心你的现在,而且更担心俺的将来。想一想,要是再过十年,二十年,咱们国家更加强大了,阅兵的规模更加盛大了,你老爸背部不太宽阔的甲板,哪能容纳你几十架舰载机呼啸地起降呢?
(作者:熊刚,有删改)
.本文采用第几人称?试体会其妙处。
.指出第3段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式?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读第4段划线句子,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语言的妙处。
.读第6段,在两个“担心”背后,隐藏着“老爸”怎样真实的内心情感?
.此文会让我们想到泰戈尔《金色花》中的一句话:“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请你说说产生这种联想的缘由。

(二)赎回灵魂
她睡到半夜,感觉到屋里进了人,很显然,不是丈夫,因为他去值班了。因为长期失眠,睡觉对她来说是件困难的事。显然,那个人以为她睡着了。
然后,她看到一个身影,手里拿着刀,在四处找东西。那一刻,她睁大着眼,内心出奇的镇定,因为绝对不能喊,隔壁就是儿子的房间,一喊,她和儿子就会有生命危险。她看到那个贼把手伸向她的首饰盒,那里面有一对玉镯,是外婆出嫁时的陪嫁,一直传下来,传给了她,是最好的鸡血玉。但她一直沉默,直到贼离开。
然后,她冲到儿子的房间,看到还在睡的儿子,眼泪就下来了,她知道,没有比自己儿子更珍贵的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那个贼却被看门的保安逮住了-----在他翻墙逃跑的时候。所以,他和两个保安又出现在她的客厅里。
灯光下,她看到了贼的脸。一张十分年轻的脸,脸上还有小小的绒毛,大概只有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神里全是恐惧。
保安问,这是你的镯子吗?
她答,是。
是这个贼偷走的,就在刚才。保安说。
她是知道的,她抬起头看了那个小偷一眼,那一眼让她呆住了,少年的眼里全是乞求的眼神,甚至是恳求,甚至是绝望。
那一刻,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她有了新的决定。她说,你们放了他吧,他不是贼,那一对玉镯,是我给他的。
保安大吃一惊,而少年的眼里也全是惊讶。
是我给他的。她坚持说。
这时,她看到少年的眼里全是泪水了。保安刚走,那个少年扑通就跪下了:阿姨,您为什么救我?
她笑了,淡淡地说:孩子,因为你的青春比那两只镯子值钱,我想用那两只镯子赎回你找不到方向的灵魂。何况,刚才我并不曾睡着。因为你手里拿着刀,所以,我没有喊,也是为了我自己的儿子。
那个少年,泪如雨下。
.文中“她”看见贼时,为什么不叫喊?(2分)
.文中“她的心忽然柔软起来”是什么意思?(2分)
.文章题目叫“赎回灵魂”。“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文中的“她”用什么赎回了少年的灵魂?“她”的付出值吗?(3分)
.文中小偷偷了东西,女主人公反而救他,这种行为可用一个成语来说:
.通过“她”的行为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