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5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并指出,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材料一: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中国共青团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踊跃投身革命运动,打倒军阀,抗日救亡,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在枪林弹雨中经受住了生与死的考验。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喊出“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响亮口号,向困难进军,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艰苦创业,忘我劳动。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广大团员青年发出“团结越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在现代化建设中解放思想,奋发图强,勇立潮头,敢闯敢干。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战场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岗位奋力攀登,在保卫祖国哨位威武守护,在各条战线上砥砺前行。 |
材料二:1922年5月,在中国共产党直接关怀和领导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宣告成立,一百年来,由先进青年组成的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后备力量,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始终是一代代共青团员的政治信念,与党同心、跟党奋斗,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成为当代广大团员青年的历史使命。
(1)请简要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广大团员青年哪些共同的精神品质。
(2)结合材料二,谈谈你对“党有号召、团有行动”这一政治信念的理解。
坚守法律,弘扬道德,让社会生活更加和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4月14日,在一列绿皮火车上的硬卧车厢里,发生了一起纠纷。下铺购买者是一位年轻人,为了自己睡眠舒适便挂了一条帘子。上铺购买者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认为该年轻人挂帘子的行为妨碍了自己在下铺就坐,便辱骂年轻人并拍了视频,发到网上。该事件登上了热搜,备受公众关注。下铺是否应该共享给其他乘客,这是一个涉及到个人权利与公共空间使用权之间乎衡的问题。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法律与道德关系的有关知识,就如何实现个人权利与公共空间使用权的和谐与平衡,提出你的见解。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5月24日,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当日还启动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某校“小记者社团”围绕本次峰会进行了相关报道。
【感悟发展】小记者展示了以下数据(题图):
(1)上图反映了什么信息?
【增进认同】小记者分享了以下素材:
当今世界,数字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中国稳增长、促发展的新动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并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文件,构成我国发展数字经济的顶层设计体系。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进行了重要部署,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目标路径。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理由。
【面向未来】小记者提出了以下倡议:
数字时代,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数字交流能力、数字内容创造能力、数字安全意识等,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需要具备的素养和技能。顺应数字时代潮流,我们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3)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如何提高自身的数字素养与技能?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4年6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回信,内容如下:
材料二: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为落实科学家精神进校园的要求,某校开展“学习和践行科学家精神”的主题报告会,小陈同学分享了两位科学家的典型事迹:
叶铭汉院士始终怀有对家国责任的担当和对科学的热爱,开拓创新、矢志奉献,带领全所建成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取得许多国际一流物理成果,还捐赠个人积蓄300万元支持青年科研人员从事高能物理研究。
王淀佐院士长期从事浮选药剂的研究,他反复奔走在图书馆、实验室和工厂之间,历经尤数个不眠之夜,终于取得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成禾。这些成果奠定了我国在矿物加工领域的国际领先地位。
(1)结合材料一,分析习近平总书记给姚期智院士回信的意义。
(2)结合上述科学家的事迹,谈谈中学生如何践行科学家精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某校开展“宪法小讲坛”活动,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
【素材搜集】同学们为“宪法小讲坛”搜集素材,小李和小肖对以下内容印象深刻。
【宪法宣讲】小李和小肖被推举为“宪法小讲坛”的宣讲员,他们交流了各自的看法(见题图):
(1)请你回答【素材搜集】中的内容所体现的宪法知识。
(2)请你对【宪法宣讲】中小肖的说法进行简要评析。
【砥砺前行 共享共赢】
大道至简,民生为大;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据此设计了一期主题板报,请欣赏后作答。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我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的意义。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国举办和参与一系列国际活动说明了什么?
(3)请从“富强”的角度,用简洁的语言描绘我国到本世纪中叶的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