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9年9月﹣1958年10月,宁夏大事年表
1949年9月 |
23日,银川解放;月底,宁夏全境解放 |
1949年10月 |
18日,中共宁夏省委宣告成立;23日,宁夏省人民政府宣告成立 |
1952年4月 |
全省12个市、县共53个区、328个乡全面完成土地改革 |
1954年7月 |
23日,宁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1956年12月 |
92.23%的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92.62%的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银川市90.95%的私营工商业实现公私合营 |
1957年12月 |
超额完成“一五”计划工农业生产主要产品预计指标 |
1958年10月 |
24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 |
——根据《当代宁夏日史(第一卷:1949.7﹣1958.12)》整理
(1)依据材料,结合当时国内形势,说明宁夏上述变化发生的背景。
(2)请你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时期宁夏的发展变化。
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长方框内填出唐朝后期居住在边疆的各族名称。
(2)识别图A、在地图上用直线连接属于哪一个民族。
(3)填出下列各地在今天的名称:长安今_______,洛阳今_______,逻些今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武则天进号“天后”,上书建言:“劝农桑,薄赋徭……禁浮巧,省功费,力役……。”——据《新唐书》
材料二:魏晋以来,士族靠门第世代把持高位,武则天修《姓氏录》,以帝、后族及三公等高官为第一姓,各以品位高下叙之,凡九等,当时军功入五品者,皆升谱限(列入上等士流),晋绅(指世家大族)耻焉。——据《新唐书》
材料三:武则天以女主临朝,大臣未附,要政狱吏,剪除宗枝,制公卿之死,擅王者之威力。——《旧唐书》
材料四:武则天开科举,唐人称其“开汲引之门,进用不疑,求访无倦,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据《陆宣公输苑集》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武则天得以掌握政权近半个世纪的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
材料二:韩愈形容长安人口众多,写下“长安百万家”的诗句。——摘自教材
完成(1)~(3)题:
(1)材料一中的“开元全盛”时代是哪个皇帝当政时期?
(2)由材料一可知唐朝主要的粮食品种是什么?
(3)联系材料一、二,结合现实,谈谈古今人口观念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贞观政要•论任贤》
(1)说这话的是谁?在他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政治局面?
(2)为什么他感到“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3)“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用过去留下的经验和教训
阅读下面材料:
上(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有人)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
(1)材料中反映了唐太宗怎样的政治主张?
(2)唐太宗采取这样的主张,根本目的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