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庭教育促进法》和“双减”政策实施后,九年级学生小志在父母的指导下,制定了如表“课余时间活动安排表”。
课余时间活动安排表
|
时间 |
星期六 |
星期日 |
每天放学后 |
|
|
上午 |
下午 |
|||
|
活动内容 |
跟父母看望住在乡下的爷爷奶奶,帮他们打扫卫生、并亲自为家人们准备一道菜。 |
与学校的“我奉献我快乐”志愿小分队去社区进行文明劝导和宣传防疫知识等。 |
同班上“我爱发明”兴趣小组在学校科学宫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 |
锻炼一小时:打篮球、练武术等。 |
材料二:如表是道德与法治老师上课的一段素材。
|
序号 |
小烦的烦心事 |
|
① |
课堂上,小烦的手机响了,老师要求小烦将手机上交保管,小烦拒绝上交。 |
|
② |
小烦的同桌趁他不注意大声读出了小烦还没有发出去的二条信息。 |
|
③ |
信息一:表哥,我好郁闷,近期脸上长了好多痘痘,我不敢与同学正面说话,也无心读书。 |
|
④ |
信息二:马上就要中考了,家里人和老师对我期望太大,我很焦虑。 |
(1)结合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小志的课余时间活动安排给我们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并运用所学知识,对小烦的烦心事进行简要评析。
我们应如何培养自信的品质?
考试时,你的好友小新恰好坐在你的后面,临交卷前,他还没做完,于是用脚使劲踹你,要你用纸条将答案传给他。此时有四种选择的可能:
| A.假装没听见,专心做自己的题目! |
| B.待会儿,等我自己先做完,好吗? |
| C.滚一边去,自己做!别耽误我的时间! |
| D.我也没有做出来,这道题真是太难了! |
(1)材料中正确的选择可以有哪些?想一想它们分别属于什么方法?
(2)材料中你不愿选择哪种做法?说一说你的理由。
我国宪法对公民的受教育权有哪些规定?作为公民基本权利的受教育权与其他基本权利比较有什么特点?
培养守法精神,要求我们应如何做?
2014年1月16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亿,年增长率为19.1%,继续保持上网第一大终端的地位。
“最精彩的,也是最嘈杂的……”这样形容互联网,是不少人的同感。互联网作为一个崭新的平台,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困扰,比如许多学生沉迷手机游戏,荒废学业,又如商业欺诈、恶意攻击、造谣传谣等。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思考下列问题:
(1)有同学通过手机上网谈梦想、话未来,融矛盾、叙友谊,但还有些同学上网发牢骚、转假帖,极个别同学甚至荒废学业,沉迷于虚拟世界之中。你觉得同学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两个方面即可,4分)
(2) 请就如何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提出自己的主张和设想。(三个方面即可,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