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中学在进行普法教育时,要求学生梳理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下表是小军梳理的结果:
出生后,父母要为我们申报户口,申办居民身份证。 |
户口登记条例、居民身份证法 |
到了上学年龄,父母必须送我们去上学。 |
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 |
来成年时,父母有责任抚养和教育我们。 |
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一般情况下,年满十六周岁,我们才能就业。 |
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 |
年满十八周岁,我们才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宪法、选举法 |
工作后,我们享有取得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权利。 |
宪法、劳动法 |
由此可见( )
①法律与我们的成长相伴一生
②法律规范我们的每一个行为
③法律规定我们的权利与义务
④法律是我们的最高价值准则
A. |
①② |
B. |
①③ |
C. |
②④ |
D. |
③④ |
养成亲社会行为就要做到( )
①学会谦让、宽容②学会分享
③学会助人④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③④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④ |
漫画《让座送“卡”》反映的是: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大爷谦让之后坐下,拿出一张卡片送给让座的姑娘。老人叫米振荣,他印了一批黄颜色的感谢卡片,卡片上写着“朋友:谢谢您!今天您让座,明天让您坐。您让出一个座位,奉献了一颗爱心;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体现了做人的高尚品格!好人一生平安!祝您事事如意,身体健康!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这幅漫画告诉我们()
①谦让是集体成员友好相处的条件
②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③谦让会让你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懂得谦让
A.①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胡锦涛在谈到教育问题时指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他们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打开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A.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活动 |
B.学习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 |
C.积极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会影响学习 |
D.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会影响学习 |
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它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更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我们每一个中学生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对祖国、对社会、对他人做出贡献。下面对奉献理解正确的是()
A.舍己为人,大公无私是奉献 |
B.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不是奉献 |
C.现代社会只有劳动模范,才讲奉献 |
D.只有别人先为我奉献了,我才会为别人奉献 |
山东济宁电视台强势推出的一档节目《直播民生》,其主要特点是展示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民生故事,反映百姓心声,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节目开播几年来,受到群众的喜爱。这告诉我们()
①只有了解社会,关注社会,我们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②关注社会发展是我们的一种社会责任
③关注社会仅仅是为了满足我们的好奇心
④关注社会能够促进我们的全面发展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