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项中的史实与认识,对应不合理的是( )
选项 |
史实 |
认识 |
A |
1942年,美、苏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
B |
1942年﹣1943年,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C |
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 |
欧共体形成 |
D |
1999年,北约轰炸南斯拉夫 |
霸权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云南卷)执政于20世纪50—60年代,试图克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而进行改革的苏联领导人是()
A.列宁 | B.斯大林 |
C.赫鲁晓夫 | D.戈尔巴乔夫 |
二战后到七十年代,西欧和日本经济快速发展,其相同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 B.利用美国经济援助 |
C.组建区域经济组织 | D.制定合适的经济政策 |
(河南卷)普通老百姓从每天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口袋里的欧洲”中找到一种休戚与共的感觉,体验到做真正欧洲人的感觉。这段话中“真正欧洲人的感觉”直接来自于
A.欧共体的成立 | B.欧盟成员国的增加 |
C.欧元的发行 | D.欧洲国际地位的提高 |
(河南卷)“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主要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上都是高科技产业创造的。1996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达58.6%,美国占55.3%,日本占53%。”材料反映了20世纪90年代
A.德国实力世界第一 | B.资本主义三足鼎立 |
C.政治多极化趋势凸显 | D.知识经济悄然而至 |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的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 | B.德国突袭苏联 |
C.日本偷袭珍珠港 | D.《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