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生命世界的认知是在科学探究和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深化的。在疫苗研发过程中有一个经典案例,1881年,著名的微生物学家巴斯德,为了探究注射脱毒炭疽杆菌能否增强绵羊预防炭疽的免疫能力,做了以下实验:
组别 |
对象 |
第一次处理 |
10天后第二次处理 |
||
方法 |
结果 |
方法 |
结果 |
||
甲组 |
每组25只健康绵羊 |
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乙组 |
不注射脱毒炭疽杆菌 |
没有患炭疽 |
注射强毒炭疽杆菌 |
患炭疽全部死亡 |
(1)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设置乙组实验的目的是起_____作用。两组参与实验的绵羊,在生理状况、年龄、性别等方面均保持一致,这是为了控制_____。
(2)本实验中的脱毒炭疽杆菌相当于计划免疫中的_____,它会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抵抗炭疽杆菌的_____。
(3)本实验巴斯德得出的结论为:__________。
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人体的发声结构位于[ ] 。
(2)平常所说的痰是由[ ] 、[ ] 产生的。
(3)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 ] 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4)从外界吸入的气体通过[ ] 进入血液。
(5)[ 1 ]指鼻腔,从呼吸系统的卫生保健分析,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的原因是?
下图是生物圈中碳循环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③表示的生理过程是 。
(2)图中甲代表的生物是 ,它在碳循环能将生物遗体中有机物分解成 、水和无机盐。
(3)写出图中的食物链: ,此食物链中含某些重金属浓度最高的生物是 。
下图是关节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各结构的名称:
① ② ③
④ ⑤
(2)脱臼是由于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使[ ]从[ ]里滑脱出来造成的。
下图为训练蚯蚓走“T”字形迷宫的实验。进行实验时,在迷宫的一臂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暗室里有食物。在实验过程中,当蚯蚓爬到安有电极的一臂,就会受到电击。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蚯蚓能够学会选择爬向有食物的另一臂。据此作答:
(1)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无论动物等级高低,都会有 行为,动物越低等,这种能力就越 ,学会某种行为中尝试和错误的次数就越 。
(3)蚯蚓受到电击会逃避属于 行为。
请根据生物分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的动物类群是 ,其分类依据是体内 。
(2)图中②和③表示的类群,其包括的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3)图中⑤的体内有发达的 与肺相通,有辅助呼吸的作用。
(4)身体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的类群是[ ] 。
(5)图中⑥代表的动物类群,其生殖发育特点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