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乙→甲→丙→丁 |
B. |
甲中氯化钠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 |
C. |
丙步骤必须是先倒入水再放入氯化钠固体 |
D. |
丁中玻璃棒起搅拌作用,加速固体溶解 |
自然界中存在氧循环和碳循环,其中能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 | B.动植物的呼吸 |
C.植物的光合作用 | D.化石燃料的燃烧 |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用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 B.点燃木炭 |
C.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 D.碳酸分解 |
在空气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当属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够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
C.氧气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所有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
D.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不是分解反应 |
利用水电解器电解水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A.正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B.正极玻璃管与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l |
C.负极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被点燃时有淡蓝色火焰 |
D.电解前可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
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常见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面粉和蔗糖(加水,振荡) | B.硬水与软水(加肥皂水,振荡) |
C.蒸馏水与食盐水(过滤) | D.白酒和食醋(闻气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