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上,同学们就下面这则材料产生争论。依据实证原则,观点最合理的一组是( )
城市 时期 |
伦敦 |
巴黎 |
柏林 |
19世纪初 |
近100万人 |
近55万人 |
约17万人 |
19世纪50年代 |
约236万人 |
约100万人 |
约42万人 |
A. |
第一组:这不可信。城市人口不可能增长这么快 |
B. |
第二组:这应该是可信的。因为这些数据来源于一位历史学家的著作 |
C. |
第三组:这是确实的。19世纪前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城市发展迅速 |
D. |
第四组:这不太可能。19世纪上半叶,欧洲人口集中于农村,城市规模并不大 |
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③②① | D.②③① |
“丝绸之路”是联系中外的纽带,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A.张骞 | B.甘英 | C.玄奘 | D.鉴真 |
秦始皇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
A.公元前2世纪早期 | B.公元前2世纪晚期 |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 D.公元前3世纪晚期 |
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在战国是就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使自然资源可以持续利用。”的环境保护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 B.孟子 | C.荀子 | D.墨子 |
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内容涉及: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战,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等,据此判断同学们所谈论的主题是
A.商鞅变法 | B.文景之治 | C.孝文帝改革 | D.王安石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