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自然条件与区域发展】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探究一:分析台湾岛和海南岛植物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海南岛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育种基地,培育的水稻良种供应全国和全球多个国家种植。台湾岛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如图示意台湾岛地形、海南岛位置和海口市气候资料。
(1)绘制台湾岛沿北回归线(AB段)的地形剖面图。
(2)台湾岛地形垂直高度差异大,玉山海拔 米。玉山山顶的气温比沿海低_____(保留一位小数),气温垂直变化大,植物类型多样。
(3)海南岛的作物熟制可以实现一年多次种子选育。分析海南岛利于育种工作的气候条件。
探究二:分析自然条件与东北地区农业生产的关系。
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玉米、水稻的种植面积大。如图示意东北地区作物分布和哈尔滨气候资料。
(4)与华北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其优越的土地条件是_____、_____。
(5)水稻喜湿热。对比海口和哈尔滨气候资料图,说明我国南、北方适合水稻种植的共同气候特点。
(6)【结论】_____、_____、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科技可以改变自然条件的限制,为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读东、西半球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1)图中,字母处是面积最小的大洲,字母处是面积最大的洲,字母处是位置最南的大洲。
(2)字母C处为洋,D处为洋。
(3)①、②两图中表示东半球的是图。
(4)北美洲E与南美洲F之间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脉、巴拿马运河)。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阴影区域为夜半球),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8分)
(1)在N 附近的弧线上补绘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A、B两点中______点先迎来黎明;C、D两点中,点先进入黑夜。
(3)A点位于B点的方向。A、B两点所在纬线名称为。本初子午线的度数为。
(4)图中北极圈内出现了(极昼、极夜)现象。北极圈是北寒带和带的分界线。
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找出年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和你的同学比赛,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世界降水量最多的地区是;世界降水量最少的地区是。
(2)B、D两地相比,地降水多;地降水少。
(3)由C地到E地降水量的变化是,F地降水量比E地。
(4)南、北美洲西部的一些地区年降水量较多,这与什么因素有关?
(5)仔细阅读地图,完成下表:
地区 |
年降水量的大致范围 |
赤道附近 |
① |
南北纬20°—30° |
② |
南北纬40°—60° |
③ |
极地地区 |
④ |
(6)你能总结出几条世界降水分布的特点吗?
下图,将新加坡、北京、伦敦、罗马、开罗分别填在下列各图下面的横线上,并写出降水特点。
城市: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降水类型: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根据下图的上海各月气温、降水资料绘制上海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降水量 (mm) |
44.0 |
62.6 |
78.1 |
106 |
123 |
159 |
134 |
126 |
151 |
50.1 |
48.8 |
40.9 |
气温 (℃) |
3.5 |
4.6 |
8.3 |
14 |
19 |
23 |
28 |
28 |
24 |
18 |
12.3 |
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