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932年,考克饶夫和瓦尔顿用质子加速器进行人工核蜕变实验,验证了质能关系的正确性。在实验中,锂原子核俘获一个质子后成为不稳定的铍原子核,随后又蜕变为两个原子核,核反应方程为 Li 3 7 + 1 1 H Z A Be 2 X 。已知 H 1 1 Li 3 7 、X的质量分别为 m 1 = 1 . 00728 u m 2 = 7 . 01601 u m 3 = 4 . 00151 u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则在该核反应中(  )

A.

A 质量亏损 Δ m = 4 . 02178 u

B.

释放的核能 ΔE = m 1 + m 2 - 2 m 3 c 2

C.

铍原子核内的中子数是5

D.

X表示的是氚原子核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类对光的本性认识的过程中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的四个示意图所表示的实验不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是:()

下图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用的示意图,挡板上有两条狭缝S1S2,由S1S2发出的两列波到达屏上时会产生干涉条纹,已知入射激光的波长为,屏上的P点到两缝S1S2的距离相等,如果把P处的亮条纹记作第0号亮纹,由P向上数,与0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1号亮纹,与1号亮纹相邻的亮纹为2号亮纹,则P1处的亮纹恰好是10号亮纹.设直线S1P1的长度为γ1S2P1的长度为γ2,则γ2-γ1等于( )

A. B.10 C.20 D.40

激光散斑测速是一种崭新的测速技术,它应用了光的干涉原理。用二次曝光照相所获得的“散斑对”相当于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待测物体的速度与二次曝光时间间隔的乘积等于双缝间距。实验中可测得二次曝光时间间隔、双缝到屏之距离以及相邻两条亮纹间距。若所用激光波长为,则该实验确定物体运动速度的表达式是( )

A. B.
C. D.

夏天柏油路面上的反射光是偏振光,其振动方向与路面平行。人佩戴的太阳镜的镜片是由偏振玻璃制成的。镜片的透振方向应是()

A.竖直的 B.水平的
C.斜向左上45° D.斜向右上45°

双逢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d,双缝到像屏的距离为L,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像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的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将像屏向左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的干涉条纹将变得不清晰
B.若将像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
C.若将双逢间距离d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明条纹间的距离变小
D.若将双缝间距离d减小,像屏上的两个相邻暗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