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现象不明显。为证明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在老师指导下开展了系列探究活动,选取以下三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讨论,请你参与其中。

[学生实验]

方案

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测定滴加过程中温度变化

室温时,将温度传感器放入氢氧化钠溶液中,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得到温度变化图像。

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的反应是  _____反应(填写“吸热”或“放热”)。

图中_____点表示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填写字母)。

用酚酞溶液作指示剂检测

反应前向氢氧化钠溶液滴加酚酞溶液。

溶液显_____色

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混合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 _____

然后逐步加入稀

盐酸至过量。

溶液颜色逐渐变浅至无色

用pH试纸检测酸碱混合后溶液的酸碱性

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混合液滴在干燥的 p H 试纸上,观察颜色变化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①若试纸变蓝色

p H _____ 7 ,溶液呈碱性(填“>”“=”或“<”)。

②若试纸不变色

p H 7 ,溶液呈中性。

③若试纸变红色

p H 7 ,溶液呈  _____性。

能证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 填写序号)。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李老师在《燃烧的条件》教学中,改进了教材中的实验,如图所示,在铜片上罩上烧杯,请回答:

(1)罩上烧杯的作用是  

(2)能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的实验现象是  

(3)热水的作用是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  ,用C装置收集氧气不纯的原因是  (写一点即可).

(3)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选装置接口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判断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同学们在验证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时,分别取少量氢氧化钙溶液于四支试管中,做了以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A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2)写出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中无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钙与盐酸能发生反应,他们向B中滴加稀盐酸,当观察到   时,说明两者发生了反应。

(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上述四支试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烧杯内,烧杯底部有白色固体,上层为有色溶液。为处理废液,过滤后,向有色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继续加稀盐酸至溶液颜色恰好消失,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   (除酚酞外),写出有气泡产生的化学方程式   

(5)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写出它的一种用途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实验室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时,验满的操作是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用装置C而最好不用E的原因是   

请根据如图实验回答问题.

(1)图①中先燃烧的物质是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按图②所示量取水的体积,当其他操作均正确,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图③中干而冷的烧杯内壁上有水雾产生,说明石蜡中含有   元素.

(4)图④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利用电热丝通电放出热量引燃红磷),其优点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