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快说(节选)
金圣叹
夏七月,亦无风,亦无云。前后庭赫然如洪炉,无一鸟敢飞来。汗出遍身,纵横成渠,置饭于前,不可得吃。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
重阴匝月,如醉如病。朝眠不起,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急引手搴帷,推窗视之,日光晶荧,林木如洗,不亦快哉!
子弟背诵书烂熟,如瓶中泻水,不亦快哉!
夜来似闻某人素心,明日试往看之,入其门,窥其闺,见所谓某人方据案面南看一文书。顾客入来,默然一揖,便拉袖命坐,曰:“君既来,可亦试看此书。”相与欢笑。日影尽去,既已自饥,徐问客曰:“君亦饥耶?”不亦快哉!
坐小船,遇利风,苦不得张帆一快其心。忽逢艑舸疾行如风。试伸挽钩,聊复挽之,不意挽之便着,因取缆,缆向其尾,口中高吟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桔柚”之句,极大笑乐,不亦快哉!
(选自黄卓越编《闲雅小品集观》有改动)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顾客入来 ②相与欢笑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忽闻众鸟毕作弄晴之声。
(3)通过阅读本文,你能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4)仿照本文写法(可不使用文言文),描写一件你感到“不亦快哉”的趣事。
(三)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适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雌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失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夫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在括号中填写省略的内容。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解释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阡陌交通()便要还家()
无论交通()处处志之()、填空。
(1)成语“无人问津”出自本文中的一句;出自本文的另一个成
是,现在的常用义是。
(2)我给桃花源外的图景取的名字是。、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说说你的理解?
、翻译句子。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不过是作者虚构的一个理想社会,在当时是不可能存在的。文中有些
地方已经做了暗示。请找出暗示桃花源是不存在的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找出3处)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这篇短文后来形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 )
.“虎求百兽而食之”中的“求”应解释为()
A.要求 | B.寻找 | C.追求 | D.哀求 |
.把“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一句译写成现代汉语,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儿子敢吃我,这是违背天帝的命令。 |
B.今天如果吃了我,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C.如果您今天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D.今天您儿子吃了我,这就违背了天帝的命令。 |
.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三)、阅读《童趣》选段,完成17—20题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童趣》节选自,作者是,代文学家。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项为之强()作青云白鹤观()
尽为所吞( ) 鞭数十( )、请翻译下列语句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2)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文中的作者,童年时对着蚊子徐喷以烟,让蚊子“冲烟而飞鸣”。从这一事例中,你感到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活情趣的人?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7—10题。
陈胜王凡六月。已为王,王陈。其故人尝与佣耕者闻之,之陈。扣宫门曰:“吾欲见涉。”宫门今欲缚之。自辩数,乃置,不肯为通。陈王出,遮道而呼涉。陈王闻之,乃召见,载与俱归。入宫,见殿屋帷帐,客曰:“伙颐①!涉之为王沉沉者②”楚人谓多为伙,故天下传之,伙涉为王,由陈涉始。客出入愈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③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注释:①伙颐:伙,表示众多的意思;颐,通“矣”,叹词。②沉沉者:富丽深邃的样子。③颛(zhuān):独一,专擅。. 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 分)
①比至陈()②将军身披坚执锐()
③王陈()④或说陈王曰()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例句:(陈胜)之陈
A.然足下卜之鬼乎! | B.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
C.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 D.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
. 用“/ ”标出下面句子的一处朗读停顿。(2 分)
涉之为王沉沉者。.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2)诸陈王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联系课文,说说陈胜建立政权前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给你的启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0题。(18分)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③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魏文侯: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中山:中山国,战国时小国。②击: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③趋:指快走。这里是任座见主子盛怒,只得惶恐走出。.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②克之()
③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④亲下堂迎之().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臣闻君仁则臣直.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