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
甲中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
| B. |
甲中硬质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为银白色 |
| C. |
用乙装置可防止液体倒吸和防止 污染空气 |
| D. |
实验结束后先移去酒精喷灯,继续通 直至硬质玻璃管冷却 |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的变化关系的是
![]() |
![]() |
![]() |
![]() |
| A.用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
B.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打开止水夹前) |
C.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甲烷和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完全反应 |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可能是单质 |
| B.若消耗3 g的乙,则生成17 g的丙 |
|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 D.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
一般情况下,CO2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但镁条能在CO2中剧烈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Mg + CO2
2MgO + 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反应说明镁着火时不能用CO2扑灭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只生成白色固体
D.该反应中CO2能支持燃烧
下列实验方案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 A |
除去混入CO2 中的O2 |
通过炽热的木炭层 |
| B |
确认粉末中含有MnO2 和CuO |
加入过量的过氧化氢溶液 |
| C |
从CaCO3 和CaO的混合粉末中得到CaCO3 |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过滤 |
| D |
从AgNO3 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得到Ag |
加入少量的铜粉,过滤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氧气——火箭发射——可燃性 |
| B.干冰——制冷剂——升华吸热 |
| C.氮气——食品防腐——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
| D.稀有气体——霓虹灯——通电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