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分析图中信息并回答相关问题。

(1)铝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原子序数为8和11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氟原子与氯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请根据上表的信息,推测其原因是    (从原子结构上分析)。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日照25)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甲物质在45℃时的溶解度为_______;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要使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应_____________(填“升高”、“降低”)温度;常压下,CO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应类似于____(填“甲”、“乙”)曲线。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

(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            
(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

(1)当温度为℃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
(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

(10,娄底21)右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 26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27 物质。
(3)t2℃时,把100g乙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 28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2℃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 29的方法(任写一种)使它变为饱和溶液。

(10福建省福州15.)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
(2) 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g。
(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