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我国承诺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 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如图是实际生产中采用足量 溶液来“捕捉” 的工艺流程:
(1)操作a的名称是 。
(2)“捕捉室”中 溶液采用喷雾方式加入,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捕捉室”中的 溶液与“反应器”中的X溶液可否互换?原因是 。
(4)整个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铜(Cu)在空气中长时间暴露于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另外两种常见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
(1)请判断,生成铜绿时,参加反应的空气中的另外两种物质是什么?
(2)请判断,铜生成铜绿后,质量会增加、减少还是不变?为什么?
工业上采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备氢氧化钠: 。因饱和食盐水中混有一定量的 ,在电解时会引起爆炸。为除去 ,工业上常利用电解后的碱性废液、 与 反应(其中 与 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使 转化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请说出此方法的优点之一。
仔细观察右图后回答: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2)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某兴趣小组对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的变质情况进行了研究。把一小块固体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里,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发现其固体表面逐渐湿润,部分溶化成液体后又逐渐形成晶体,最终变成粉末。请回答兴趣小组产生的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固体应怎样保存?。
(2)氢氧化钠固体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容易变湿,主要原因是什么?。
(3)氢氧化钠固体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最终产物主要是什么。
(4)用酚酞试液(填"能"或"不能")检验氢氧化钠变质。为什。
(5)除加酸以外,怎样用其他方法检验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变质?。
(6)为了检验氢氧化钠是否已经全部变质,兴趣小组中小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变质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然后从分液漏斗中加入足量的盐酸,用排水法收集产生的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确定是否全部变质。
①你认为这个方案(填"行"或"不行")。理由是什么?。
②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并简要说明实验方法和结论。,。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
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
、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实 验 步 骤 |
实 验 现 象 |
结论 |
分别把这两种金属放入溶液中,观察。 |
金属
表面无明显变化;金属
的表面有大量气泡冒出。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金属
的试管口,气体燃烧。 |
金属活动性顺序: |
(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
、
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
(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
、
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