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为使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视化”,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下列实验。

I.按图1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可视化”。

(1)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氢氧化钠溶液pH    7(填“>”、“=”或“<”)。

(2)将稀硫酸缓慢注入瓶中并振荡,观察到红色褪去,说明氢氧化钠与硫酸发生了反应,此时瓶中溶质(酚酞除外)一定有    

Ⅱ.按图2进行实验,使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可视化”。

(3)将注射器中相同体积的 NaOH 溶液和水同时注入锥形瓶中,观察到    现象,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Ⅲ.进行下列实验,使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可视化”。

查阅文献得知:① NaOH 溶解于乙醇的速率较慢,20℃时其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为14g/100mL;②乙醇密度为0.8g/mL;③氯化钠难溶于乙醇。

(4)20℃时,用小烧杯称取2.0g NaOH 固体,加入50.0mL乙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约20分钟,静置,烧杯底部有少量固体,此时上层清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 液。20℃时, NaOH 的乙醇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保留到0.1%)。

(5)取按下表比例配制的乙醇—蒸馏水混合溶剂各20.0mL于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 NaOH 固体搅拌,至有固体未溶解时,停止加入 NaOH

烧杯编号

乙醇体积:蒸馏水体积

溶解 NaOH 的质量/g

4:1

1.1

3:1

1.4

1:1

3.1

分析上表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在上述三只烧杯中均加入10.0mL相同浓度 HCl 的乙醇溶液。搅拌并静置后,发现三只烧杯中均有固体,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且烧杯③中固体最少,主要原因是    

【总结反思】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为了证明反应的发生,可以借助指示剂、  、测量温度变化、借助传感器等,提供间接的实验证据。

科目 化学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所示变化中,已知A、E均为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B为暗紫色固体,C、D为常见的气体,请根据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D物质的一种用途,这是利用其的化学性质。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C:E→C+D:

(12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b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用该装置还能制取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
①制取氨气反应的方程式2NH4Cl + Ca(OH)2 CaCl2 + 2NH3↑+ 2X。X的化学式为:
②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收集装置是_________。
③NH3是一种碱性气体,干燥时不能选用下列干燥剂中的(填序号)。
A.固体氢氧化钠 B.浓硫酸 C.生石灰

你在家中帮父母洗碗或水杯时,怎么知道碗或水杯洗干净了?

小捷从冰箱中取出一个杯子,放在桌子上,过一会儿,发现杯子外壁有水珠,她奇怪了,怎么回事呢?你能帮她分析原因吗?

为什么冬天呼出的气体我们可以观察到白雾,而其他季节则观察不到呢?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