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记载“冬月灶中所烧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碱浣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烧”涉及氧化反应 |
B. |
“灰”指草木灰,含有碳酸钾 |
C. |
“灰淋汁”涉及溶解 |
D. |
“取碱浣(洗)衣”利用碱的腐蚀性 |
下列做法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不能使用化肥和农药 |
B.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因此我们都应关心水、爱惜水、保护水 |
C.用洗菜、淘米、洗衣的水来浇花、拖地或冲厕所 |
D.为了保护水质,我们尽量不选用含磷的洗衣粉 |
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液体药品加热 | B.除去水中的泥沙 | C.取用液体药品 | D.读出液体的体积 |
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液化气燃烧 | B.面粉发酵 | C.把土豆切成丝 | D.菜刀生锈 |
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A.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以带电的微粒一定是离子 |
B.同种元素可以组成纯净物,故混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
C.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则缓慢氧化一定引起自燃 |
D.硬水中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蒸馏水是软水 |
某有机物R与氧气置于完全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实验测得反应前后的物质质量如下表所示:
R |
O2 |
CO2 |
H2O |
|
反应前质量/g |
51 |
96 |
0 |
0 |
反应后质量/g |
a |
0 |
88 |
54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值为5
B.R物质只含有碳、氢元素
C.R物质中碳、氢质量比为4∶1
D.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