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我国今年的主题是“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旨在促进全社会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投身生态文明建设。下列提议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是( )
A. |
有效控制 排放,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
B. |
将 塑料袋集中焚烧,防止产生“白色污染” |
C. |
爱护水资源,未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不随意排放 |
D. |
严格执行垃圾分类,废弃电池放入有害垃圾箱内 |
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的原子所含质子数相同,则所含相同质子数的微粒一定属同种元素 |
B.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
C.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度,但是化学反应速度被改变不一定是催化剂的原因 |
D.因为氧化物中一定含氧元素,所以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
据报道,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月球制氧机”,这种“月球制氧机”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元素 | B.氧气 | C.氧化物 | D.水 |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63 |
B.铕元素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为89 |
C.铕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9 |
D.铕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152 |
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2,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
B.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 |
C.干水吸收CO2的过程是物理变化 |
D.用干水吸收CO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 |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表示一种原子,●表示另一种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