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20年10月,我国基于中科院团队开发的电催化分解水制氢和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制甲醇( C H 3 OH )两项关键创新技术,建成年产“液态阳光”甲醇1440吨的装置。该装置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运输的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作为碳资源转化利用,解决氢能储存和运输的安全难题等问题,对我国能源安全乃至改善全球生态平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其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1)该生产流程中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2)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甲醇同时生成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提供44吨 C O 2 利用上述流程生产甲醇,不考虑物质损耗,可产生 O 2    吨。

(4)该流程制备甲醇除对环境无污染、物质的循环利用外,还有的优点是    (答一点)。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氮原子
(2)铁离子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小明学习了金属活动性顺序后,欲进一步进行实验探究,他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看到了下列现象:有大量气体产生,并出现了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钠能与水反应,于是又补做了另一个实验,并记录如下: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①将一小块钠放入盛水的烧杯中
金属钠在水面四处游动,并逐渐溶解,有大量气体产生
②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色
③将产生的气体收集并点燃
气体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分析:由上述现象可知: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生成物中呈碱性的物质是 (选填“NaOH”或“Na2CO3”),其理由是
结论:据上述现象,Na投入CuSO4溶液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是
反思:按金属活动性顺序,一种活动性较强的金属 (选填“能”、“不能”、“不一定能”)把另一种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生活处处有科学.
(1)在农业生产中,农技员对某块土地检测后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给出了施肥配方,根据配方配制的肥料中主要有K2SO4、KCl、NH4H2PO4、NH4NO3、KNO3等物质,这些物质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有 .这种肥料 (选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2)我市在新农村建设中大力推广使用沼气.用家畜粪便、秸秆等作原料生产沼气,用沼气做燃料与直接用秸秆作燃料相比,前者的优点是(只写一点)

某工厂生产了一种加酶洗衣粉,其包装袋上印有如图1说明(部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索该洗衣粉中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图2装置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用曲线图3表示.
(1)由曲线图可知,该洗衣粉中的酶在45℃时活性最佳,但当把洗衣粉溶液从75℃降温到45℃时,酶的催化能力已不能恢复,这是因为
(2)该加酶洗衣粉不能用于洗涤丝质及羊毛衣料,其主要原因是

在生活中重金属盐类也可作为消毒杀菌的药物来使用,如图所示为硝酸银滴眼液药品说明书的一部分.从其贮藏条件“遮光”可以看出,硝酸银溶液具有 的化学性质.“滴眼后用0.9%的生理盐水冲洗”来减轻硝酸银对眼睛的腐蚀性,应用的科学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