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自行车是我国居民出行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近年来,随着绿色低碳出行观念的普及,多地出现骑行热,凭借健身、时尚、科技等新元素,沉寂多年的自行车再次引发民众的消费热潮。这一现象说明( )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选择性②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决定生活面貌
③事物的发展是间断性和飞跃性的统一④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A. |
①③ |
B. |
①④ |
C. |
②③ |
D. |
②④ |
消费有不同的类型,我们最常见的是钱货两清的消费。下列消费行为属于钱货两清消费的是
①小张以每天600元的价格租辆轿车外出旅游②小王家通过住房贷款购买了100平米的商品房
③小明花200元买到了原价500元的皮鞋④小强在超市用2元钱买了1瓶矿泉水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某优质大米在我国市场每公斤售价近100元,约为普通大米价格的20倍,但在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其销售状况依然良好。这体现了
A.价格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
B.求异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
C.收入是影![]() |
|
D.攀比心理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 |
俗语说“货多不值钱”,“物以稀为贵”,但在市场上,自行车再少,也卖不到轿车的价钱。这是因为
①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
② 等价交换表现在每一次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交换过程中
③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④货“多”或“少”反映的是个别劳动时间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假定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20单位;当A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下降10%时,A商品需求变动量为30单位。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当A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10%、替代品价格下降10%同时出现时,那么,A商品的需求数量
A.增加50单位 |
B.增加10单位 |
C.减少50单位 |
D.减少10单位 |
2009年5月绿豆的市场价是6元/公斤左右,到2010年5月,涨到了26元/公斤。回答14~15题。绿豆价格上涨,既有市场哄抬的因素,也有2009年绿豆种植面积减少的因素等,但各种因素对绿豆价格的影响,最终是通过改变绿豆的来实现的。
A.使用价值 | B.生产成本 | C.社会必要劳动生产率 | D.供求关系 |
绿豆价格上涨,对以绿豆为原料的商品的影响是
①需求量减少②需求量增加③价格必然下跌④价格可能上涨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