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4日至20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作为历届奥运会中备受关注的元素之一,此次冬奥火炬“飞扬”一经亮相就吸睛无数。
冬奥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燃料,替代了传统燃料丙烷( )和丁烷( ),保证了火炬在极寒天气中能使用,即使温度再低也不影响火炬燃烧。“飞扬”将碳纤维与高性能树脂结合在一起做成碳纤维复合材料,质量只有钢的四分之一左右,强度是钢的7~9倍。为实现耐高温,火炬上半段燃烧端在1000℃以上高温中进行陶瓷化,有效解决了在高温制备过程中火炬外壳起泡、开裂等难题,达到了既能耐高温又耐火的要求,实现了燃烧温度大于800℃氢气燃烧环境下的正常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飞扬“与传统的铝合金火炬相比,既分量轻又更牢固,摔不坏,还避免了冬季传递时冰凉的触感。
请阅读以上科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火炬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2)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
丙烷 |
B. |
丁烷 |
C. |
氢气 |
D. |
铝合金 |
(3)火炬“飞扬”中所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的优良性能有 (填字母序号)。
A. |
密度小 |
B. |
强度高 |
C. |
导热性强 |
D. |
耐高温 |
图中A、B、C、D、E、F分别是酸、碱、盐中的一种。其中一种物质为Na 2CO 3,A为可溶性银盐,B与C混合生成红褐色沉淀,A与B、A与E、E与F混合均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D与F混合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图中"﹣"表示两物质间发生反应,部分反应、反应物及反应条件未列出,图中反应均在溶液中进行)。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B: D: E: F: 。
(l)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社会三大化石燃料。它们均属于能源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大量使用时产生SO2、NO2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溶于雨水后会形成 ,破坏环境。
(2)把木块加工成小薄木片,在空气中燃烧更快,更充分。这是因为 。
(3)下列做法符合“节能低碳”理念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提倡双面使用纸张B.推广使用一次性竹筷
C.提倡使用太阳能热水器D.推广使用公交车
(4)铜用来制造炊具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铜用来制作导线的原因之一是具有 (填字母序号)。
A.导热性B.导电性C.延展性D.金属光泽。
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l)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铝元素:
②氢氧根离子:
③+3价铁的氧化物:
(2)用洗洁精洗油污,利用了 原理;玻璃主要成分之一是硅酸钙(CaSiO 3),其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
(3)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测定酸性溶液的pH,测量结果会 (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如图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黑色固体,E为红色单质,B、C、D均为无色气体,G为蓝色溶液,F为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反应①中体现出B的化学性质是 。若将B换成某种固体单质,也可使图中各步反应顺利进行,则这种单质的化学式为 。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写一个即可)。
(3)写出图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的意义为 。
(2)t3℃时,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5g的B物质,则10g水最多溶解的A物质的量 3.5g(选填“>”“<”或“=”)。
(3)满足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 B>A>C的温度t的范围是 。
(4)将t3℃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发生改变的是 的溶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