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CO H 2 还原 F e 2 O 3 的过程相似,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向 4 . 8 gF e 2 O 3 中不断通入 H 2 ,不断加热,实验测得固体残留率(固体残留率 = 剩余固体数量 反应前氧化铁质量 × 100 % )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点对应固体为 Fe ,其质量为3.36g

B.

从a到d点,固体中的含氧量逐渐变小

C.

从a到d点,固体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

bc段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F e 3 O 4 + H 2 600 - 650 C ¯ ¯ 3 FeO + H 2 O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打造"江北水域,运河古都",光岳楼四周仿古建筑的重建需要大量的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俗名是(

A. 火碱 B. 纯碱 C. 熟石灰 D. 生石灰

X Y Z 三种金属,将三种金属分别浸入稀硫酸中, Y 溶解并放出氢气, X Z 不溶解;将 X 浸入 Z 的硫酸盐溶液中,在 X 的表面有 Z 析出。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X > Y > Z B. Y > X > Z
C. Y > Z > X D. X > Z > Y

下列关于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B. 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F e 2 S O 4 3 H 2
C. 能用铁桶盛农药波尔多液
D. 用稀盐酸除铁锈,生成 F e C l 2 H 2 O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 氢气和液氢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D. 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初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包括: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F e + C u S O 4 = F e S O 4 + C u
B. 2 H 2 O = 通电 2 H 2 + O 2
C. C a O + H 2 O = C a O H 2
D. N a O H + H C l = N a C l + H 2 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