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
B. |
|
C. |
|
D. |
|
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
A |
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 |
通入适量氧气,点燃 |
B |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泥沙 |
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氯化钙溶液中的盐酸 |
加入过量的碳酸钙固体,充分反应后过滤 |
D |
除去碳酸钠溶液中的氯化钠 |
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某同学为验证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金属片均已打磨,且其形状大小相同;实验①②③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和体积均相同)。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对比实验①②反应的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B. |
分析实验②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C. |
分析实验④的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
D. |
分析四个实验的现象,能判断出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
B.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则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
D. |
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则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溶液是溶质的粒子分散在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
B. |
溶液加水稀释后溶质的质量减少 |
C. |
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通过改变条件可以相互转化 |
D. |
温度和溶剂的种类对物质的溶解性没有影响 |
工业上用氮气合成氨气(NH 3),用氨气生产硝酸,相关反应如下:
①N 2+3H 2 2NH 3
②4NH 3+5O 2 4X+6H 2O
③2NO+O 2═2NO 2
④3NO 2+H 2O═2HNO 3+N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①③属于化合反应 |
B. |
反应②中X的化学式为N 2 |
C. |
反应④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既有升高又有降低 |
D. |
NO和NO 2可以相互转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