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鉴别氯化钠固体和硝酸铵固体 |
加水后触摸容器外壁 |
B |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
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C |
检验烧碱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
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是否变色 |
D |
检验氧化钙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
加入稀盐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的反应物是( )
A.碳酸钠粉末和稀硫酸 | B.石灰石和稀盐酸 |
C.大理石和稀硫酸 | D.大理石和浓盐酸 |
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鉴别方法,都正确的是
序号 |
物质 |
方法一 |
方法二 |
A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通过石灰水 |
B |
硝酸铵和磷矿粉 |
看颜色 |
加水溶解 |
C |
食盐水和医用酒精 |
闻气味 |
蒸发结晶 |
D |
铜粉和氧化铁粉 |
用磁铁吸引 |
加稀硫酸 |
有等质量的镁和铁,前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后者放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镁和铁中至少有一种剩余 |
B. | 消耗的稀硫酸和稀盐酸质量相等 |
C. | 消耗铁的质量一定大于消耗镁的质量 |
D. | 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 |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
物质 |
||||
反应前质量 | 18 |
1 |
2 |
32 |
反应后质量 | 待测 |
26 |
2 |
12 |
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物质 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
B. |
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
C. |
在反应物和生成物中, 、 的质量比为4:5 |
D. |
待测值为13 |
自行车是一种环保型的交通工具,很适合人们上下班骑行及休闲运动骑行。自行车由若干部件构成,其中由有机合成材料构成的部件是()
A. | 三角架 | B. | 塑料尾灯 | C. | 链条 | D. | 钢圈 |